常见尿路感染致病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原微生物侵犯尿路组织或者粘膜,就可引发膀胱炎或者肾盂肾炎,造成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引发尿路感染的病原菌种类不定,具有地域差别。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方法用于病原菌检测,对于尿路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显著的意义。   目前,针对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化鉴定、血清学检测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这些现有的检测方法有的耗时较长、步骤繁琐,有的特异性不强,有的灵敏度很差。本研究采用液相芯片技术对病原菌进行检测。由于液相芯片技术是新型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平台,液相的反应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分子的构象,极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本研究针对引起尿路感染的十种常见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奇异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的ITS间区序列,尿路感染大肠杆菌的papG基因,粪肠球菌的ace基因、阴沟肠杆菌的gyrB基因,屎肠球菌的sodA基因为靶序列,分别设计特异性探针,并经过被检测细菌种内和近源种间的特异性实验筛选,最终建立了一套液相芯片检测系统。经过不断优化检测条件,该检测系统的DNA灵敏度可达到0.01 ng。后续的实验也进一步验证了该系统的准确性和可实用性。   本研究建立的检测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液相芯片检测系统,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准确性好。为尿路感染致病菌检测和鉴定的研究提供了技术和理论参考,由于实用性良好,检测体系还可用于医学检验和卫生监督等领域。  
其他文献
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层空心结构无机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及相关性能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了ZnS、CuO纳米结构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镜(TEM)、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