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溶液中调控药物晶型对于多晶型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通过实验和模拟方法系统地考察了在溶液中加入生物大分子添加剂对药物茶碱(theophylline,简称TP)和甲糖宁(tolbutamine,简称TB)多晶型的调节作用。首先分析了茶碱I,II,IV和M晶型的晶体结构中分子排布,氢键相互作用和Hirshfeld surface,发现茶碱晶型为堆积多晶型,确定了室温无水晶型稳定性顺序:IV> II> I。从结构类似的角度出发,选取了DNA-A20和DNA-T20作为添加剂进行调控,考察的过饱和度为2.5和3.5,结果发现,在不同过饱和度下,无论DNA-A20还是DNA-T20,特定的添加量都可以有效诱导茶碱II晶型(药用晶型)的长出,并发现不同添加量对茶碱晶习有明显的影响。使用分子模拟对DNA添加剂诱导茶碱亚稳态II晶型的作用机理进行探讨,推理出现实验结果的可能原因是:特定的添加量可以维持一种亚稳态的状况,形成亚稳态的晶核。此外,对II晶型和M晶型的晶习进行了预测,将晶体学重要的晶面挑选出来,通过计算添加剂与晶面结合能,探究添加剂对晶体生长的影响。计算结果发现,无论是DNA-A单体还是T单体,与II晶型的晶面(除了201晶面)的结合能都相对比较弱,因此,这种作用进一步引导II晶型的长出。另外,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稳定晶核表面(类似M晶型)则被添加剂优先结合,最终限制M晶型的生长。在特定的DNA添加量情况下,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导致II晶型的生成。最后,为了进一步探究DNA的作用,选取另一种多晶型药物甲糖宁进行调控,无论是使用DNA-A20还是DNA-T20作为添加剂,特定的添加量下都可以诱导IV晶型的长出,而一般情况下IV晶型不容易在溶液中得到;另外还考察了不同降温速率对甲糖宁结晶过程的影响,在0.5和1.0oC min-1时也得到了IV晶型。这个发现说明在甲糖宁结晶过程中,DNA添加剂与用更快的降温速率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这也进一步证实了DNA添加剂维持亚稳态晶核的能力。但是在没有DNA存在时,在茶碱的结晶过程中,快速降温并没有得到单一亚稳态晶型,从而说明甲糖宁亚稳态晶核要比茶碱的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