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格码译码算法及其应用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线通信中,由于信道质量较差,需要依靠信道编码技术来提高系统传输的可靠性。格码是一种欧式空间上的线性码,具有可达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容量的特性。低密度格码(Low-Density Lattice Codes,LDLC)是一种实际可行的格码,具有接近香农限的良好性能。LDLC编码后的码字为实数,比较适合在实际信道中进行传输。本文主要针对LDLC的译码算法和LDLC在带有直传的双向中继信道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首先,对LDLC的基本理论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LDLC的定义、校验矩阵的构造和编码整形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LDLC的量化译码算法和高斯参数参数译码算法。然后,对2/3高斯参数译码算法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斯参数译码算法。在改进的高斯参数译码算法中,利用前后向算法计算变量节点的信息时,在每一步中都加入高斯混合减少运算,避免高斯函数的数目呈指数增长。仿真结果表明,对于码长为100和1000的LDLC,与2/3高斯参数译码算法相比,本文提出的算法几乎没有性能损失,但是降低了译码过程中的计算和存储复杂度。最后,针对带有直传链路的双向中继信道模型,分析了基于硬中继和软中继的中继编码方案,研究了基于乘积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等效噪声方差合并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在所提出的译码方案中,接收端首先将接收到的两路信号分别进行LDLC迭代译码,然后基于等效噪声方差进行合并,最后将合并后的信息再次进行LDLC迭代译码。由仿真分析可知,在软中继编码中,与基于乘积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相比,本文所提出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具有更好的抗干扰能力。此外,无论是硬中继编码还是软中继编码,本文所提出的联合迭代译码方案都降低了译码过程中的计算和存储复杂度。
其他文献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移动设备承载了用户大量的隐私信息,因此正确的用户鉴权认证成为安全访问这些敏感数据的首要前提。传统口令认证方式可能遭受越肩偷窥,指纹与人脸识别
随着视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特别是高清(HD)、超高清(UHD)、3D和多视点(Multi-View)视频技术的兴起,产生的视频数据量在急剧增加,尽管近年来网络带宽和传输能力增加迅速,但仍
在传统的异构蜂窝选择方案中,存在上下行链路覆盖不平衡以及宏蜂窝终端的上行传输信号对小蜂窝基站的干扰等问题。蜂窝范围扩展技术与几乎空子帧技术等被认为是解决相关问题
随着计算机科技的发展,许多实际应用领域涉及到大量空间目标对象,空间关系反映空间目标的几何位置及属性之间的关系,它是人工智能、空间数据库、地理信息系统(GIS)、机器人学
随着网页检索技术、社交网络、生物信息科学的快速发展和人脑计划实施,图论知识和算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图领域数据规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急剧增加,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以及云存储等高新技术的发展,数据的存储量呈现指数形式增长,信息社会步入了大数据时代。这些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存储量巨大的多媒体数据蕴
IPTV是基于宽带IP网络,以机顶盒或其它具有视频编解码能力的数字化设备作为终端,通过聚合SP的各种流媒体服务内容和增值应用,为用户提供多种互动多媒体服务的宽带应用业务。
世界各国对海权维护的日益重视大大促进了海用雷达的快速发展。使用海用雷达对海上和海面目标进行检测是雷达信号处理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海杂波是影响海洋背景下雷达目标检
毕设作品《瓷色秘语》是一部以儿童为用户,从釉色的角度介绍中国传统瓷器的文化教育类移动应用。本论文阐述了《瓷色秘语》移动应用课题创作的全过程,第一部分选题的原因及意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移动群智感知已经成为一个完成大规模感知任务的有效模式,是当前无线通信和传感技术领域一个研究热点。移动群智感知需要以大量用户参与为前提,利用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