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我国实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是这次课改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国家推行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已经实施十几年了。然而由于课程制度,尤其是学校课程制度的建设滞后等问题,使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形式化严重。本研究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作为研究切入点,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其一,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对学校的影响是关键性的,传统的学校课程实施就是“忠实”地完成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课程计划。而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过程中,国家、地方层面又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有效而具体的实施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在以国家推行,学校自主开发与实施为主要途径的大背景下,探讨构建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保障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实施意义重大。其二,目前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为题进行的研究极少,而制度建设又是学校课程实施的重要保障。有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法、文本分析法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现状,运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探寻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经验、成就与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尝试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从而推动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实施。本研究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研究问题的提出,从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面临的困境出发,寻根溯源,阐明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意义。第二部分为制度理论解读,本部分着重从制度哲学的角度分析学校课程制度建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内涵、特征、要素结构、基本功能。第三部分为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总结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成就、经验与不足。本部分的研究主要采用案例法对当前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虽然有的学校建立了一些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但存在制度建设不成体系、课程资源开发制度不健全、课程评价制度不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不够合理、制度制定过程不民主、正式制度多,非正式制度少、关注教师多,注意学生少、校本化特色彰显不足等诸多问题。第四部分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策略,针对前诉的综合实践活动学校课程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借鉴已有的成功经验,笔者认为,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实施,必须获得来自学校课程管理层面的支持。针对当前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不足,提出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路径选择,和有目的性地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规划制度、课程资源开发制度、课程评价制度与校本教研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