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是由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分泌缺陷导致高血糖的一种常见复杂疾病,遗传因素在T2DM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在糖尿病的病理进程中,糖类、脂类及蛋白质代谢均发生了紊乱,而脂联素(adiponectin,APM1)是源自脂肪的血浆蛋白,是脂肪组织表达最丰富且特有的蛋白质之一,在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体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在T2DM、肥胖及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人脂联素编码基因APM1位于染色体3q27,全基因组扫描揭示此区域含有T2DM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的易感基因。因此,APM1基因是该位点一个重要的T2DM图位候选基因。本研究首次采用病例-家系对照和随机病例-对照两种实验设计,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了603个湖北地区汉族人群T2DM患者及正常对照APM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45(rs13061862)和SNP276(rs1501299)与T2DM的相关性。关联分析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单体型分析在haploview3.32中进行。(1)在所有样本中T2DM患者SNP45位点G等位基因及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G:42.0%比21.7%,P<0.001;GG:13.6%比4.5%,P<0.001,OR=3.298,95%CI=1.678-6.482);在180个病例-家系对照中,T2DM患者SNP45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GG:17.8%比5.6%,P=0.011);在423个随机病例-对照中,T2DM患者SNP45位点GG基因型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GG:12.2%比3.9%,P=0.00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G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因子(OR=3.58,95%CI=1.70-7.54)。这些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SNP45T/G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T2DM的发生发展相关,GG基因型是中国湖北汉族人T2DM的遗传危险因素。(2)在所有样本中T2DM患者SNP276位点T等位基因及TT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T:39.1%比30.4%,P=0.008;TT:20.2%比14.0%,P<0.001,OR=2.326,95%CI=1.463-3.697)。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T基因型是T2DM的危险因子(OR=2.904,95%CI=1.734-4.8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显示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是空腹血糖(P<0.001)和SNP276位点基因型(P=0.010)。这些结果表明脂联素基因SNP276G/T多态性与湖北汉族人群T2DM的发生发展相关,TT基因型是中国湖北汉族人T2DM的遗传危险因素。(3)单体型分析表明,TG和GT单体型在所有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极显著(P<0.001和P=0.001),但TG单体型在对照组的频率分布高于病例组(0.479比0.343),是T2DM的保护因素,而GT单体型在病例组的频率分布高于对照组(0.187比0.113),则是T2DM的危险因素。(4)把所有样本按性别分组,男性个体T2DM病人SNP45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基因型:P=0.001;等位基因:P=0.003)。把所有样本按体重分层,BMI<23个体T2DM病人SNP45位点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基因型:P=0.002;等位基因:P=0.015);23≤BMI≤25个体T2DM病人SNP45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42)。把所有样本按性别分组,男女性个体T2DM病人SNP276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基因型:P=0.025(男);P=0.001(女);等位基因:P=0.030(男);P<0.001(女))。把所有样本按体重分层,BMI<23个体T2DM病人SNP276位点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基因型:P=0.016;等位基因:P=0.005);BMI>25个体T2DM病人SNP276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33)。这些结果表明APM1基因和性别及BMI之间存在一定的互作。上述结果表明,在湖北汉族人群中,APM1基因与T2DM的发生发展相关联。APM1基因是湖北汉族人的一个T2DM易感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