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ACS突变体鉴定及表型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k871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激素乙烯不仅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乙烯生物合成的限速酶是ACC合酶(ACCsynthase,ACS)。高等植物的ACS由多基因家族编码。模式植物拟南芥的基因组中有12个ACS的同源基因,其中ACS1、2、4、5、6、7、8、9和11编码ACC合酶。本课题对拟南芥各个ACS基因突变体进行了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分析,初步确定了发育、环境等信号与特定ACS基因间的对应关系。   从ABRC(the Arabidopsis Biological Resource Center)和INRA(the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Agronomique)订购了ACS2、4、7、8和9共5个拟南芥ACS的T-DNA插入突变体,对获得的纯合株系进行了表型分析。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ACS7基因突变提高了拟南芥种子的萌发速率,而ACS8基因突变则降低了种子的萌发速率。在幼苗生长过程中,ACS7基因突变促进了主根的伸长;此外,ACS2、4和7这3个基因突变促进了侧根的发生,而ACS8基因突变则抑制了侧根发生。   对突变体在渗透胁迫、盐胁迫条件下种子萌发过程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ACS8和ACS9基因突变降低了种子对渗透胁迫和盐胁迫的耐受性,而ACS7基因突变则提高了种子对渗透胁迫以及盐胁迫的耐受性。ACS2和ACS4基因突变降低了种子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但对渗透胁迫耐受性没有明显影响。   对突变体进行高温耐受性分析发现,ACS2、4和9突变后幼苗对高温的耐受性略降低;ACS7基因突变显著增强了幼苗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ACS8基因突变则不改变幼苗对高温胁迫的耐受性。   以上结果表明,不同ACS基因在拟南芥生长发育调控,以及对渗透、盐和高温胁迫等非生物胁迫的响应中的作用各不相同。相应的分子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气体传感器是对气体中所含的特定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做出迅速感应,并将其转化为适当的电信号或光信号,从而对气体种类及浓度做出检测的装置。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成本低、工艺成熟等优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In_2O_3作为一种较为新型的气敏材料,有望改善传统气敏材料的选择性、稳定性,降低元件的工作温度;同时,目前对材料敏感机理的研究工作还落后于实际应用,难于从理论上指导气敏材料的开发与设计,
D-半胱氨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在医药、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由于D-半胱氨酸在医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其价格远高于L-半胱氨酸和DL-半胱氨酸。探索一种能够
染色体结构的维持和功能的发挥是贯穿生物体生存发育过程的核心事件之一。从原核生物到人类都存在有一类SMC分子(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hromosomes)参与染色体高级结构
本论文利用了两种合成方法制备了九个新颖的化合物。1.在常规水溶液条件下,合成了四个新颖的基于钒簇的有机-无机杂化化合物:[Zn3(bte)2(H2O)14][V10O28]·6H2O (1)[Zn2(btp)4(H2O)6][H2V10O28]·4H2O (2)[Zn3(btb)2(H2O)6][V10O28(H2O)6]·4H2O (3)[Zn2(bth)(H2O)10][H2V10O28]·6
 本文集中研究如何将SDG模型与HAZOP分析方法结合,并在石化生产中进行计算机辅助安全评价的应用。由于无法在真实装置上进行危险实验,因此利用仿真技术构建了石油化工安全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