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与汉代社会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孝治天下”是汉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典型特征,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现实的社会背景和充分的实际体现。孝的思想贯穿于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汉代政治、法律、家庭、伦理思想、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汉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孝是汉代政治的伦理精神基础,主要体现在孝是汉代封建宗法制度的基础、政治实践的指导方针和政治稳定的有力保障。孝在汉代政治实践中得到了具体应用,与孝廉制度的产生、演变和实施密切相关。孝与忠有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孝融于汉代政治的本质就是移孝作忠。孝的传统是汉代法律的鲜明特点,汉代孝的法律化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分为初始、发展和完备三个历史阶段。孝的思想渗透到行政法、民事法、刑事法、诉讼法等各种基本法律形式之中,产生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孝是汉代家庭生活的基本道德规范,是调整家庭内部关系、家庭与国家关系的行为准则。在汉代家庭之中,孝的思想体现于家长的责任与子女的义务之中。孝文化对汉代家庭产生了深刻影响,有力维护了汉代小农家庭的稳定,促使了世家大族的形成和皇族的延续。孝是汉代伦理思想的核心观念,是小农经济和宗法制度在伦理思想上的反映,是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统一。孝贯穿于五伦、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伦理思想观念之中,对汉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孝是汉代儒家传统教育的主要内容,《孝经》、《论语》、“五经”等儒家经典中包含着大量论述孝的内容。孝的思想贯穿于汉代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种基本教育形态之中,对后世教育的影响广泛而深刻。“汉以孝治天下”具有民主性精华与封建性糟粕并存的“二重性”特点,对后世封建统治影响深远。发掘我国传统孝文化的优秀精神文化内涵,尤其是对最具有代表性的汉代孝文化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孝道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为现代养老制度的完备和具体实施提供历史借鉴。同时,汉代孝文化也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新型家庭伦理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源泉。“孝”的思想贯穿于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汉代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指导思想,“以孝治天下”成为汉代统治秩序的鲜明特点。本文试图探讨孝文化与汉代政治、法律、家庭、伦理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孝文化与汉代社会各层面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以弥补当今研究上的某些不足,为“汉以孝治天下”说提供有一定说服力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项目执行期间的工期延误问题往往成为双方争议的焦点。约定工期延误损失评估指在合同订立阶段,由发包人提出并由承包人确认的因承包人违约导致工期延误对应损失赔偿金额的评
就高中体育生中实施"饥饿营销"式训练制度与实践效果进行了探讨。引用全新的管理机制,让被管理者参与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提高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平衡发
目的:通过观察石甘散对戊四氮致痫大鼠海马神经元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西药对照组、石甘散组、石菖
以建筑劳务分包制度对建筑业生产效率的影响为研究视角,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方法,对劳务分包制度实行以来,天津市建筑业历年的生产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劳务分包制度
农业的持续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农业投资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农业投资项目的选择问题已成为我国投资项目选择中的焦
根据某公路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利用SWOT模型对该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入分析,阐述企业自身的优劣势和目前发展存在的机遇和威胁,提出相应的战略决策矩阵和经营
目的探讨循环牵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人骨关节炎患者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退变软骨来源于1例66岁骨关节炎患者的手术取材,病理学诊断评估其退变程度。无菌条件下酶消化法原
本文在简要分析资源错配的传导机制、产生原因及其表现形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资源错配与过度投资、內需不足以及产业结构失衡的內在理论逻辑,从新的视角探讨了资源错配的经济
细菌耐药性问题已逐渐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然而,可运用于临床的新型抗生素却十分匮乏。这主要是因为细菌的耐药机制极其复杂,我们对细菌耐药机制的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
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阐明心理活动的脑基础,以揭示心理与脑的关系的科学。近年来,它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得神经经济学、神经管理学等交叉学科进入人们的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