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网络在流速仪检定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nggejia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控制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对控制指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控制方法和控制技术都不能实现对它们的满意控制.人工神经元网络作为人工智能在控制领域的应用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该文从辽宁省水文站的流速仪检定系统的速度控制出发,对RBF神经网络内模控制的实际运用进行了一些研究.由于流速仪检定调速系统要求用来检定流速仪各项性能指标的检定车的速度控制十分精密、准确.检定车的速度范围在(0.01m/s~4.00m/s),调速比1:400,所以采用了德国西门子的6RA70系列直流调速器对直流电动机调速.尽管6RA70调速器上具有PID功能,但由于该系统来说调速范围非常大,很难找到一组既适用于低速又适用于高速的PID参数(现场实验己证明了这一点),因而,检定系统的设计采用了基于神经网络自适应PID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运用了RBF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在系统辨识中,采用了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实现RBF中心聚类,并与递推最小二乘法构成递推混合学习算法,从而改善了中心聚类效果;同时,权值的调整和控制器的设计均基于所选择的Lyapunov函数,所以能保证闭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权值和误差信号的有界性.网络训练时,根据过程实测的输入输出数据,将实际对象输出的过去值包含进RBF网络的输入层,从而得到一动态神经网络,作非线性系统的预测模型.在动态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了对象-正模型-逆系统的实现方法,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的非线性内模控制方案.论文介绍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和控制器设计,并且提出了一种在线自适应跟踪辨识方法,既利用了系统的已知规律,提高了辨识的可靠性,又使得网络结构不必过于庞大,改善了实时性.该神经网络内模控制方案已于2003年5月在水文站流速检定系统中进行实际运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对于非线性时变系统切实可行、效果良好,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对今后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在传动系统中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多功能电量测试仪在我国工业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国内的许多研究部门和仪器生产企业曾先后开发了电参量测量的仪器。但是,由于测量方法和技术的限制,这类仪器的频率范围局限在工频,不适合中频范围电参量的准确测量。然而,电气化铁路、电弧冶炼、感应加热、航空和舰船等领域急需宽频率范围的多参数电参量测量仪器,用于对中频电参量进行准确测量及电能消耗的正确评估,从而既能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又能够节省能源。因此
本文研究MR图像分割与配准。文章主要研究人脑图像分析的两个方向:脑皮质层的分割与表示、脑肿瘤分割。在脑皮质层分割与表示的课题中,文章提出一种自适应带状模型来实现脑皮质
火的应用对人类的文明和社会的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火一旦失去了控制,便会危及生命财产和自然资源,酿成灾害。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火灾视为偶然的、孤立的突发事件,因而
人的跟踪是通过从连续图像帧间建立对应关系,实现对图像和图像序列中运动的人进行跟踪,给出其运动轴迹.它在智能监控、运动分析、人机交互以及虚拟现实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所谓具有非驱动关节的机械系统是指其关节的驱动少于系统的自由度。其特点是:输入空间(即控制控间)维度小于构造空间维度,也就是说,它不是所有关节都有驱动装置,它有些关节是被动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设计工艺达到深亚微米(DSM:Deep Sub-Micron)领域时,互连线的影响日益突出,如串扰,延迟,噪声等,其中互连线延迟所引起的时序不收敛问题是当前所急需解
数据挖掘是近几年迅速发展起来的技术,主要用于在企业的数据库中找到和提取相关新的模式或知识,为企业优化管理和业务提供决策支持.根据数据挖掘技术的这个特点,并针对传统的
论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如何根据不同的网络状态,调整传输的媒体MPEG的格式,以适应网络带宽。实现这样的传输控制机制,其目的一方面是充分地利用网络带宽,另外一方面是比较有保证地
随着能源匮乏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开发新型的节能型汽车已经成为必然。混合型动力汽车在保证行驶里程的前提下,还能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因此成为未来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基于新型分数阶PI D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方式是当前混合型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对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和相关性质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概念下的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和适用范围,选取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