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玉米消费安全形势与对策研究

来源 :武汉轻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s2h114n9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重点对我国的玉米消费现状、面临的主要形势及安全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结论表明,当前我国的玉米消费安全主要面临来自供求平衡、对外贸易、库存消费、以及价格波动等方面的安全风险,本文通过构建包括生产波动指标、种植成本收益率、价格波动指标、需求波动指标、总供需差额率、消费库存比、对外贸易依存度等七大安全监测预警指标体系,对我国玉米消费的安全状况及形势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自2004年以来,我国玉米生产、消费、种粮收益率、供需平衡等主要安全指标大多处于无警或轻警状态,国内玉米消费安全状况总体较好。但也面临玉米生产、价格指标波动频繁,消费库存比下降明显,以及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提高等主要问题,未来玉米消费安全风险将会进一步加剧。针对玉米消费形势和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本文还提出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资源利用方式和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生物能源资源,继续坚持走“不与人争粮”生物能源发展道路;大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严格耕地保护制度;优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立粮食增产长效机制;保障农民种粮的合理收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对玉米消费信息数据采集,建立玉米消费安全监测预警体系平台;建立预警监测指标信息反馈制度,建立宏观调控预警应急机制;健全粮食零售市场服务网络,健全对粮食市场的宏观调控体系;实施“走出去”战略,构建稳定国际粮食供应链条等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从2007年开始,我国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促进奶牛的规模化养殖,这些政策主要有:《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及《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等。在市场和政策的推动下
农村宅基地是我国无偿分配给农民的基本居住场所,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最低限度的福利保障。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宅基地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居住,其资产属性日益凸显,越
社会-生态系统(SESs)在内外部干扰的作用下会发生体制转换,导致生态系统服务发生变化,对人类福祉产生重大影响。为探讨乡村SESs体制特征、体制转换影响因素及其面对扰动时的
随着互联网对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网络购物对传统的零售市场份额产生了较大影响。在网络购物的环境中,用户能更便捷的获取所需商品,对商品进行比较评价。在实体购物环境中,用
近年来,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出现形式多样的家庭农场模式,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适度规模经营不仅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经营效益的
<正>2017年10月19日,长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启动重污染天气道路交通管控应急预案的通知",在全市启动一级响应,要求自2017年10月20日20时起,开始在城市绕城高速合围区域内道路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根据老龄问题全国办公室颁布“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超过60岁的人口达2亿以上,预测今后峰值将要达4亿多。人口老龄化给各方带来了
留用地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种独特的现象。作为一种新型征地补偿制度,留用地是失地农民未来的希望,因此,如何更好的利用留用地安置制度,提高留用地开发的绩效一直是学术界关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提高,大量的非线性负荷应用于生产,一方面它们促进了工业生产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它们也使电力系统中的电能质量愈发恶化。本文所探讨的电压波动与闪
聚落,是人类定居的场所,是人们居住、生活以及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是人类与环境系统发生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空间单元,它代表着特定环境中相对和谐的人类聚居空间,综合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