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探讨针刺对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是否具有改善作用;2.针刺对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是否通过对miRNA-184/5-HT/Gnai/PLC/Casp-3通路的调控,抑制海马细胞凋亡而实现的。方法:1.实验一:针刺对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将60只两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针刺组(C组)和假针刺组(D组)。B、C、D组采用力竭游泳加慢性束缚方法对大鼠进行21天造模。造模结束后,A组不予任何处理;B组于造模成功后第3日起开始使用自制固定装置固定大鼠,固定时间15分钟,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日后休息2日,共连续21天;C组给予针刺“百会”、“神门”、“肝俞”、“肾俞”、“脾俞”、“后三里”治疗,时间频率同B组;D组在C组穴位旁开5mm处针刺,时间频率同C组。在造模结束后和治疗结束后分别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旷场实验、水迷宫实验检测CFS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2.实验二:针刺调节CFS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miRNA-184/5-HT/Gnai/PLC/Casp-3通路调控机制研究将70只两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E组)、模型组(F组)、针刺组(G组)、生理盐水注射+针刺组(H组)和miRNA-184拮抗剂注射+针刺组(I组),对F、G、H、I组大鼠采用力竭游泳加慢性束缚方法进行21天造模,之后对G、H、I组给予针刺“百会”、“神门”、“肝俞”、“肾俞”、“脾俞”、“后三里”治疗,每日一次,连续治疗5日后休息2日,共连续21天。针灸治疗结束后,采用尼氏染色法测定各组海马细胞存活率,RT-PCR检测海马中miR-184含量,ELISA法检测海马5-HT含量,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Gnail蛋白及PLC蛋白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海马Casp-3蛋白含量。结果:1.实验一:针刺对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研究(1)高架十字迷宫:CFS造模成功后,与A组相比,B、C、D组开臂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进入开臂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治疗后,与B组相比,C组开臂停留时间显著延长,进入开臂次数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C组相比,D组开臂停留时间显著缩短,进入开臂次数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旷场实验:CFS造模成功后,与A组相比,B、C、D组跨格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治疗后,与B组相比,C组跨格次数显著增多、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C组相比,D组跨格次数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水迷宫实验:CFS造模成功后,与A组相比,B、C、D组水迷宫用时显著增多、有效区停留时间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针刺治疗后,与B组相比,C组水迷宫用时显著减少、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C组相比,D组水迷宫用时显著增加、中央格停留时间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实验二:针刺调节CFS认知功能障碍模型大鼠的miRNA-184/5-HT/Gnai/PLC/Casp-3通路调控机制研究(1)海马细胞存活率:造模成功后,与E组相比,F组海马细胞凋亡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与F组相比,G组海马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细胞凋亡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海马Casp-3蛋白含量:造模成功后,与E组比较,F组海马Casp-3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跟F组比较,G组海马Cas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Casp-3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海马PLC蛋白含量:造模成功后,与E组比较,F组海马PLC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跟F组比较,G组海马PLC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PLC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海马Gnail蛋白含量:造模成功后,与E组比较,F组海马Gnail蛋白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跟F组比较,G组海马Gnail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Gnai蛋白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海马5-HT含量:造模成功后,与E相比,F组海马5-HT含量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与F组比较,G组海马5-HT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5-HT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海马miRNA-184表达:造模成功作后,与E组相比,F组海马miRNA-184表达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治疗后,与F组相比,G组海马miRNA-184表达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组相比,H组大鼠海马miRNA-184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FS模型大鼠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表现为探索能力、自主活动能力、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同空白对照和假针刺相比,针刺可有效改善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2.针刺调节CFS模型大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是通过上调海马中miR-184表达,激活海马中5-HT/Gnai/PLC通路,抑制Casp-3蛋白表达,进而抑制海马神经元凋亡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