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三维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 : 33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气田地质对象的三维建模和可视化技术是地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被列为国家863计划“数字油气田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的重点攻关内容。其目标为应用计算机三维可视化技术,把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大量地质对象及数据以三维的方式进行集成展示,使地学工作者能更直观的了解目标研究区已知的各种地质成果及数据,从而为石油勘探开发提供更好的决策支持。油气田地质对象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是一个涉及多个专业领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地表关键导航数据的组织及可视化、地下地质对象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是与油气田生产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因此其研究对数字油气田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油气田多源、异构、海量的数据特点和数据服务技术、地面地下地质体建模技术、石油行业的三维可视化工具及软件等现状的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油气田的关键地质体的可视化需求,研究了地震数据体、油藏数值模拟成果、储量数据、地层构造、油藏剖面图等关键地质对象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方法,实现了基于可视化方法的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三维可视化程序。本文所进行的开拓性和探索性的工作主要如下:1)针对油藏数值模拟数据提出了八叉树与LOD相结合的OCTLOD数据组织方法,该方法实现了超大规模数据量的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三维可视化与交互,并且能够有效地控制内存占用率,并满足展示和交互的性能要求。2)基于LDM的数据组织、基于面绘制与体绘制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对地震数据体的组织及可视化方法研究,探索了ROI三维定义、任意测线三维空间交互等技术。3)基于边界表示模型实现了油田的探明储量的可视化,提出了多边形柱状模型,并实现了定制查询、与层位和井筒的集成展示,很好的满足了地质综合研究人员和储量管理人员的需求。4)在对油田行业多种成果图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约束Delaunay三角形算法的构造图在三维空间的精确重现,很好的解决了构造图件中的断层的表达问题。基于栅格图像及坐标映射方法实现了实现油藏剖面图的三维集成展示与交互。5)实现了油田勘探开发地质对象三维可视化三维程序的编写,设计了系统的构架,提出了基于数据服务层和按数据类型插件化的设计方法,满足了数字油气田中数据和交互方式复杂多变的需求,实现了易扩展的三维可视化程序框架。本文的地震数据体的交互技术、油藏数值模拟成果的多尺度分块组织技术、储量数据的展示模式设计与国内外的同类软件相比具有创新性,三维程序框架结构设计合理,易于扩展,本文中的研究和总结的关键技术都已经在国家863计划的重点项目“数字油气田关键技术研究”中初步示范应用,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其他文献
本文对银坑山金银矿区实测的物化探资料,结合矿区特定的地质条件作了分析,探讨了物化探场和异常特征与矿区地质背景及控制地质条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了物化探方法在该矿区
背景与目的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在妊娠阶段首次发现或发生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近些年的研究显示,GDM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卵巢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卵巢肿瘤切除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
为了进一步提高针对印章图像的去噪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阈值函数和 TV 模型的印章图像去噪方法。首先对含噪印章图像进行 Contourlet 分解;然后低频部分利用自适应 TV 模型进行
光学系统透过率是指光学仪器的出射光通量与入射光通量的比值,它反映了光学系统的能量损失,是光学系统测试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对传统的透过率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研
研究了以Cr(Ⅵ)为催化剂,用微波促进类Fenton反应催化氧化脱色降解有机染料罗丹明B及相关机理。内容包括:罗丹明B溶液的浓度-吸光度工作曲线绘制;初始pH值、H2O2用量、K2Cr2O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视觉震荡,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分析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视觉震荡的基本内容,并提出了行车安全的基本思路,以进一步加深相关人员对高速公路隧道进出口视
目的探讨深圳市新生儿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选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
为满足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高效精密加工的性能要求,对磨粒有序排布单层钎焊金刚石砂轮的修整进行了实验研究。采用磨粒有序排布的钎焊金刚石修整工具对钎焊砂轮进行了修整,该修
【目的】以广东省医药卫生期刊为统计源,建立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我国科技期刊的综合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