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视觉感知的视频编码算法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数字图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视觉体验效果要求的不断提升,视频编码算法的研究已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方案对视频编码性能提升都是以极高编码复杂度为代价的,近年来,生物医学的飞速发展给基于人眼视觉感知(HVS)的编解码技术带来了可能。基于HVS的编解码技术将人眼视觉感知特性与视频编解码技术相结合,目的是更大限度的去除视频信息中的视觉冗余。该技术将成为未来视频编解码技术研究领域的趋势和热点。本文对主流编码器使用的关键视觉感知技术进行了学习与研究,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对应用广泛的HVS特性及基于HVS特性的编码方法进行了概述。具体而言,对学者们提出的基于HVS特性的编解码算法模型、质量评价模型等进行了介绍;对视觉感知率失真优化技术进行了理论分析,该技术把作为视频编码理论基础的率失真优化技术与HVS编码方法相结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视觉冗余信息,实现码率与失真更合理分配。(2)对感知率失真优化技术在H.264、HEVC等主流编码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首先对X264编码器中感知率失真优化技术在编码各模块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对感知率失真优化的码率控制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学术界及产业界缺少理论分析文档的两个关键视觉感知技术,空域VAQ与时域MBTree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性能评测;并针对MBTree算法映射模型基于经验性的,且与众多编码参数存在复杂相关性的特点,提出编码复杂度不变的分辨率自适应量化参数调优模型。实验证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升视频编码质量。(3)提出了基于竞争决策与率失真优化的量化参数寻优算法。本文对传统竞争决策算法进行了迭代改进,并应用于获得MBTree算法性能最优模型。该算法既完全继承了原MBTree算法基于感知技术的思想优势,又有效解决了原算法的模型缺陷,尝试探索MBTree算法思想可以取得的性能提升上限。实验证明,改进算法离线获得的最优模型相比原模型可以显著提升视频编码主观SSIM、客观PSNR与帧级失真MSE波动等性能。
其他文献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传统监控系统已经难以满足今后社会的需求,智能监控系统作为时代的产物,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各个领域。目标跟踪作为智能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后
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同轴电缆分配网络,只需在楼道和户内添加相关的HINOC调制解调设备,就可实现多种高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流量控制通过合理限制进入网络的数据流,避免了网络拥塞的发生,满足了业务的带宽、时延、时延抖动要求。同时,
心电图诊断依然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主要措施。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心电图机与生理监护仪朝着小型化、多功能的方向转变。与此同时,物联网伴随无线技术迅速兴起,可穿戴智能设
降雨雷达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还不成熟,迫切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与仿真实验的支撑。·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针对SA
用户定位是提供基于位置服务的关键,GPS可以在空旷的位置提供较好的定位体验,但在室内或障碍物阻挡GPS信号较严重的区域,定位效果不佳,目前国内外的一些团队和研究所已经研发
左手材料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电磁超材料,同时具有负的介电常数和负的磁导率,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电磁特性,在隐身、吸波、天线、微波器件、光学等诸多领域均获得广泛关注。然而,仅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型电子生产技术,无线通信设备技术,嵌入式低功耗系统和片上系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通信方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有线通信到无线通信,从2G到3G, 4G,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