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d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部对于各类课程资源的开发愈发深入,而乡土课程资源作为课程资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和教育者的关注。那么如何更好的运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使历史回归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学习历史,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也成为众多历史学者和教育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辽宁地区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乡土历史课程资源。《魅力辽宁》是辽宁地区地方课程教材,其中有大量的历史类课程,是我们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样本。本文以《魅力辽宁》为例,分五部分对义务教育阶段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进行讨论。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意义进行阐述。第二部分对乡土历史课程资源概述。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包括乡土历史、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和乡土教材;同时阐述分析了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第三部分是对《魅力辽宁》阐述和分析。《魅力辽宁》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特点和主要内容,并通过上述内容说明《魅力辽宁》对研究义务教育阶段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的范例作用。第四部分是调查《魅力辽宁》在辽宁中小学的使用情况。分为对学生的调查和对任课教师的访谈,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总结《魅力辽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针对调查与访谈结果,分析《魅力辽宁》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传统教育观念阻碍、教学形式单一、专业知识不足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包括转变传统观念、选择多种教学方式、增强专业素养以及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议。本文根据当前国家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魅力辽宁》为例,调查、分析辽宁地区乡土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以期对新课改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乡土历史课程资源的运用提供帮助。希望能够弘扬辽宁地域历史文化,给广大学者和教师一些启发,推动《魅力辽宁》与乡土历史课程资源运用,促进历史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其他文献
本文报道60岁以上128例老年高血压病,并与50~59岁老年前期高血压病分析比较。结果表明:1.老年高血压病Ⅱ、Ⅲ期比老年前期者多。2.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病率,老年期比老年前期明
近段时间,奉化溪口镇新建村“赏梅游”又火了一把:一边是美景吸引游客络绎不绝前去参观游玩,一边是不少游客在微信朋友圈和网络论坛吐槽:通往新建村道路全天堵得水泄不通,在附近找
报纸
<正>201由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主办的"新时期以来(1978~1999)的中国电影学术论坛",于2014年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继2012年
作者认为,任何一种解决问题的极端方法——想满足工作人员的所有需求和认为工作人员只是一种没有感情的生产力——都不会促进本组织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作者认为,明智的和最合理
认为区域性联合协作是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环渤海地区地理区位优势是面向东北亚,辐射亚太经济区,既是连接中国北方内陆、“三北”地区的天然结合部,又是通向亚太
血管网络是一个复杂、精细的三维网络,负责为机体提供氧气和能量的同时排出废物,是生物体内极其重要的组织器官。血管的过度生长、减少或者功能障碍都可能导致多个系统发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