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人银行是各类金融机构向高净值客户提供涉及金融及非金融领域的个性化、私密性强的综合性服务体,其业务边界贯穿财富管理、投资银行、信托等多个行业领域。该业务起源于17世纪的瑞士,原本服务于欧洲皇室贵族的私人银行,从18世纪产业革命后,相继在欧洲、美国得到蓬勃发展,到了21世纪,随着亚洲经济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在新加坡、香港等地迅速发展起来。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财富呈现爆炸性增长,一个稳定并持续增长的高收入富裕人群正在形成壮大。如今私人银行业务已逐渐成为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业务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尽管中国商业银行躲避掉了全球金融海啸的狂风巨浪,但来自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的潜在威胁,原先依赖于高额存贷利差、粗放经营的商业模式已无法长期维计。在金融全球化、综合化发展背景下,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金融创新进程的加快,私人银行业将成为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主动力之一。但摆在中国私人银行从业者面前的困难也十分多:一方面,严格的禁止银行混业经营限制与外汇资本管制制度导致私人银行业务无法进行直接资产管理,必须借路第三方平台实现,另一方面,严格的外管限制使私人银行的境外投资品种、金额受到极大制约;从银行自身角度来看,目前传统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考核激励体系与创利模式均从不同程度上束缚着私人银行的全面快速发展,而这些问题又同时映射到一个制约私人银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即高素质优秀人才的瓶颈。因此,虽然经过5年的快速发展,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落地生根,但目前尚未有一家商业银行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发展之路。为此,本文在借鉴国外私人银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分析本土银行面临的环境、问题入手,立足本土优势,为中国商业银行更好地发展私人银行业务提出建设性的策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