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防渗结构损伤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b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由于具有安全、经济、适应环境和气候条件等优点,深受坝工界的青睐,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是目前坝工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和发展最快的坝型之一。面板和高趾墙作为面板坝的主要防渗结构,是整个大坝正常工作的最重要防线,保证其安全可靠地工作运行一直是坝工界研究的首要问题。目前,我国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发展正面临着从200m到300m级坝高跨越的技术挑战,尤其是这种超高面板坝,在高应力场下堆石料破碎严重,坝体变形较大,可导致面板破裂,从而威胁大坝的安全运行。由于面板的顺坡向拉应力变化比较大,在混凝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静、动力分析中,采用线弹性模型进行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编号:912153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51379028;51279025)、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编号:NCET-12-0083)和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编号:201208013)资助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考虑了混凝土的损伤开裂,以及表现出的刚度退化和应变软化的特性,实现了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面板及高趾墙的静、动力计算方法。较好的模拟了面板及高趾墙损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验证了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在面板堆石坝中的应用。通过对200m混凝土面板堆石坝的静、动力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地震时,在0.65H(H为坝高)附近顺坡向拉应力最大,面板首先在该部位出现损伤,同时由于鞭稍效应,0.85H面板附近也出现损伤;采用损伤模型,损伤部位的面板出现软化,应力得到释放,计算结果比线弹性模型更加合理;采用塑性损伤模型可以反映混凝土面板渐进破坏过程,通过损伤变量可以清晰地了解面板的损伤分布和薄弱环节。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进一步开展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极限抗震能力及抗震措施分析提供有效手段。通过对带有高趾墙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静动力反应特性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高趾墙在施工和蓄水工程中上、下游两侧受到拉、压应力交替作用,竣工期最大拉应力发生在高趾墙下游面底部,满蓄期最大拉应力发生在高趾墙上游面底部,由于拉应力超过了混凝土抗拉强度,高趾墙出现轻微损伤;在地震荷载作用下,高趾墙底部损伤程度增大,损伤变量最大超过0.8,同时高趾墙顶部也有轻微损伤,损伤变量小于0.6。通过损伤变量可以清晰的看到高趾墙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及薄弱环节,研究成果可以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提供理论指导。
其他文献
水工建筑物大多处于比较复杂的工程环境中,而水利工程建筑的使用年限往往是所有建筑物中较长的一类,对于水工建筑来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研究更为重要,钢筋锈蚀往往是影
学位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在我国范围内分布非常的不均匀,辽阔的北方地区只拥有不足全国20%的水量。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日益紧缺,建立节水型社会,发展节水灌溉已成大势所
目前沥青心墙土石坝的坝高已经上升到150m 量级,但是坝工界对沥青心墙与过渡料的接触部位发生大剪切变形后是否会对心墙的安全性造成影响仍存有疑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沥青心墙士石坝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且研究不够透彻。因此,本文利用最新研制的大型叠环式单剪仪,通过原级配、大尺寸的模型试验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设计高沥青心墙坝提供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过渡料
学位
茅莲湖水产养殖场位于江西省南昌县,是江西省首批获得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之一,其中池塘养殖是其最主要的水产品供应方式。本文从水产养殖和养殖环境和谐可持续发展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