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美国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在美联储连续实施四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简称QEMP)后,已逐步走出危机,经济恢复增长,失业率下降。美联储在2013年初公布QE退出条件和退出步骤,QE退出指日可待。在全球经济开放的时代,QE政策的实施溢出效应明显,对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冲击很大。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在QE退出预期发出后,资本市场动荡,资金大量流出,汇率有急剧下降趋势,贬值幅度较大。当QE政策退出时,QE退出的冲击是否是导致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的主要原因呢,还是其他因素所致?研究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的原因对于防御新一轮东南亚金融危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QE退出为时代背景,结合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数据和经济状况,解析QE退出对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并依据实证结果分析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波动的深层次原因,通过规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概括国内外文献综述、对文章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创新和不足进行说明;第二章介绍了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退出的理论概述,包括QE退出的背景、条件、步骤以及QE退出影响新兴市场国家汇率的途径,如金融市场、实体经济和心理预期等;第三章运用事件法实证分析了QE退出对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是否显著。首先介绍了事件法的定义、事件法所需的数据、定义预估窗口、事件窗口和事后窗口、异常汇率和累计异常汇率的计算等。然后分别用STATA软件检验了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四个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变化是否显著:检验了单次QE退出事件对单个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是否有影响和多次QE退出事件对单个国家的累计异常汇率是否有影响。得出结论:在QE退出预期明显和宣布QE正式开始退出的前后四五次事件中,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汇率贬值明显,影响效果显著。在之后的QE退出事件中,由于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的积极应对和对QE退出的适应性,QE退出的影响减弱,这些国家的汇率贬值趋势减弱,甚至在某些事件中有升值波动;第四章通过对第三章的检验显著性结果,来分析QE退出对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显著变化的原因和QE退出未能导致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汇率显著变化的原因。显著变化的原因主要总结为资本外流和市场预期;未能导致显著变化的原因为东南亚新兴市场国家良好的经济基本面和及时采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等政策调控的抵消作用;第五章给出了意见和建议,包括加强资本管制、完善汇率制度和保证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以正确引导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