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复杂岩体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参数评价——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例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坝基抗滑稳定是高混凝土重力坝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而抗滑稳定边界的确定及其强度参数评价是抗滑稳定性分析的基本要素。建设中的金沙江向家坝水电站坝址河流相沉积地层,其中软弱夹层形成、分布极其复杂,很具代表性,本论文以向家坝水电站为背景,着重研究抗滑稳定边界条件的确定及其强度参数两部分内容。 论文阐述了如何利用勘探资料建立坝址主要软弱夹层空间展布三维模型,并对其反复校核修正,验证其可信度后,纳入地形及坝体三维结构模型,形成坝址工程地质暨大坝结构三维模型,抗滑稳定性分析可利用模型得到任意方向任意位置的抗滑稳定边界条件;同时对坝基抗滑边界——软弱夹层的大量物理力学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总结试验成果,参照规范,结合其赋存环境,对软弱夹层强度参数进行综合评价。 最后剖切多个剖面,得到不同坝段抗滑边界,并进行了主要坝段坝基岩体的稳定性计算。
其他文献
锚固技术是岩土工程加固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锚固技术以其独特的效应、简便的工艺、广泛的用途和经济的造价,在岩土加固领域中显示出越来越旺盛的生命力。目前不仅广泛应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非常规天然气资源被誉为21世纪的新能源,它的研究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和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固态化合物,目前陆地上
学位
随着国民生产水平快速增长,机场的建设及扩建也进入了井喷时代,山区的高填方工程越来越多。场区地形高低起伏,土石挖填方工程量大,且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水位随季节变化明显,
生物除铁除锰技术是以“生物固锰除锰机理”为核心的成套工程应用技术,其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滤层内创造出适宜铁、锰氧化细菌生存、繁殖的良好微环境,进而获得铁、锰氧化细菌
随着地基处理技术的不断普及、提高和发展,各式各样的复合地基形式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得到应用。国内外学者对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变形等进行了许多试验和理论研究,并提出了一些理
在王士风教授的指导下几届研究生参与了组合网架夹心保温节能建筑体系(简称 ZW体系)的研究工作。已进行了建筑结构构件的建筑、结构、保温构造设计,外墙保温节能计算、试验,建
青藏铁路处于高原多年冻土区,由于气候转暖以及工程活动的影响,多年冻土的融沉问题成为铁路建设的主要工程问题之一。为防止多年冻土融化和路基沉降变形,碎块石护坡和块石路基被
学位
锚杆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的加固措施,由于环境中难免存在腐蚀性因素,使得锚杆宏观力学性能发生退化,而砂浆锚杆宏观力学性能的变化与微观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微观结构
黄土具有明显的结构性,水敏性强,其特殊的物理力学特性导致其基坑开挖土体响应与软土地区存在差异,套用软土地区经验增大了工程安全风险。基于黄土特殊物理力学性质,研究黄土
我国是一个多沙漠国家,沙漠总面积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部。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高等级公路也在不断向沙漠地区延伸。以往技术方法和经验已经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