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综合实力及社会文明程度提升的标志。发展残疾人事业关系个人、民族、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关乎我国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全面实现。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是当今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则是我国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残疾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特殊形式,有必要关注并研究其均衡发展问题。我国公办的特殊教育学校中绝大多数是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因此,本研究以县级特殊教育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在资源配置上的校际均衡现状,发现制约其发展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推动全省特殊教育的区域均衡发展提供参考。本研究对陕西省8个地市的30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除师资数量配置均衡外,校舍建筑面积、教辅面积、特教资源和师资质量配置存在不同程度的校际不均衡等问题。分析认为导致其非均衡发展的原因主要有国家及地方的投入力度不足、国家相关标准及规定的变化、学校及教师自身的质量水平不均等因素。进而提出了陕西特殊教育均衡发展的路径:(1)国家加大对陕西省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 (2)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县政府提高其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意识,省政府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 (3)教师队伍充分认识使命,提升专业水平。本研究探讨了资源配置的均衡问题,但还存在对各级政府在均衡配置上的作用探讨不足,尚待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