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居民小区双水源中水回用应用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yu2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苏州本地实际情况,提出苏州居民小区双水源中水回用的构想。双水源即优质杂排水和屋面雨水,将两者相结合进行物化法处理,可以在增加中水回用水量的同时,降低小区雨水管的负荷,并能显著提高处理系统的利用效率和处理效率,保证小区中水的连续供应。   对苏州地区16居民小区的实地调研和水量平衡分析表明,不同小区可收集的中水回用水量均大于用水需求量,满足工程应用中冲厕和绿化等用水需求。不同小区逐月水量配比系数曲线基本相似(配比系数:优质杂排水量与屋面雨水量的体积比值),雨季水量配比系数较稳定,旱季水量配比系数变化较大。   结合调研的数据和水量分析结果,模拟双水源工艺进行实验室小试,找出了不同配比系数情况下,混凝剂的最佳投药量、最佳水量条件、最佳pH范围等运行工况,模拟实验出水符合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   进行小区中水回用双水源物化法工艺设计,在设计中提出通过景观水回用雨水调节池可以解决雨水调节池季节性闲置和旱季水量配比系数波动较大的问题,经过工艺的技术经济分析,该工艺的运行成本为1.03元/m3(含折旧费)。   通过探讨我国目前限制中水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比中日中水发展思路,指出社区中水发展是解决我国目前中水发展瓶颈的关键,在双水源中水站的设计思路中,建议采用多功能雨水储蓄设施,以解决雨水调节池的季节性闲置问题。
其他文献
自1968年英国Ronan point公寓倒塌事件发生以来,结构的连续倒塌越来越受到工程界的关注。40年来,国外已经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规范,而我国规范目前尚无抗连续倒塌的详细设计方法
石砌体建筑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量大面广。由于石结构建筑的结构组成特点和砌筑特点,现存的大多数石结构房屋整体性和抗震能力极差,存在“小震成灾、小震大灾”的隐患。为了
本论文根据西部交通科研项目“昔格达地层公路修建技术研究”子课题:“昔格达地层桩基承载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省级科研项目“西攀高速公路昔格达组泥岩层中钻孔桩提高承载
膜生物流化床(Membrane Biological Fluidized Bed,简称MBFB)是将膜分离与生物流化床有机结合的产物,是水处理领域的一项新技术。本文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MBFB工艺的除
焊接环式复合箍筋与高强混凝土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约束混凝土结构。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研究焊接环式复合箍筋约束高强混凝土柱抗震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归纳如
混凝土冻融问题是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世界范围而言,地处中高纬度地区的混凝土工程设施,由于外界环境正负温交替现象的存在,通常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冻融损伤
本文基于钟树生团队的实验和分析,利用ABAQUS对框支短肢剪力墙整体结构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拟得到加腋角度和转换梁高度对框支短肢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分为两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连续刚构桥在实际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我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高墩大跨度的连续刚构桥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有一定的优势。我国西部地区
拱坝是一种重要的坝型,以其材料强度发挥充分、承载能力大、体积小、泄洪布置方便、超载安全度高及抗震性好等优点而受到国内外坝工界的青睐。由于拱坝具有优良的强超载能力
当前我国能源形势十分严峻,国家能源负担日益沉重,建筑节能已成为工程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汶川地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惨重,震害再次表明提高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十分重要,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