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基于不同终极控制权视角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vve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是拉动宏观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也是微观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内容。保持适当的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不但能为改革创造条件,也是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源头。然而在“两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在职消费、经理人构建“企业帝国”、管理者防御及壕堑效应、充足的自由现金流等因素导致经营者投资于个人利益丰厚但整体净现值为负的项目,进而引发过度投资问题。  会计稳健性作为解决股东与管理层之间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机制,可以减少经理层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缓解企业过度投资问题。政府干预、预算软约束、外部监管等因素的存在导致受不同终极股权控制企业的会计稳健性和过度投资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进而影响会计稳健性改善不同终极控制权企业过度投资问题、提高公司价值的功能。本文参照“终极产权论”对企业的划分标准,将研究对象细分为中央政府终极控股企业(央企)、地方政府终极控股企业(地方国企)和私有产权控股企业(私企)三类。采用 K&W指数模型考察样本企业会计稳健性水平、Richardson预期残差模型度量企业的投资过度程度,并通过分组检验法构建了终极控制权、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模型,为认识和理解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价值提供经验证据。  本文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终极控股股权性质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需求并不相同。具体来说,私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高于国有企业,受控政府层级影响国有企业的会计稳健性,中央政府控制的央企会计稳健性高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  2.不同终极控股股权性质企业的过度投资水平表现出显著差异,私企的过度投资水平高于国企,地方国企的过度投资水平高于央企。  3.在不分企业终极控制权条件下,会计稳健性对企业过度投资问题起着微弱的治理作用。会计稳健性在私企发挥了缓解过度投资行为的治理效应,但在地方国企和央企均不显著。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将上市公司大致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两类的基础上,进一步追踪国有上市公司的受控政府层级,将企业的终极控制权与会计稳健性、过度投资相结合,研究结论丰富了会计稳健性经济后果的内容。
其他文献
20世纪末,我国森林旅游伴随世界生态环境的绿色浪潮应运而生,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类风景名胜区目前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从发展趋势来看,森林旅游在21世纪有着良
中小企业是经济增长最有活力的部分,是经济增长的未来,更是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内外发展经验,中小企业要想在市场中保持长期竞争力,集群化发展是其必然选择。辽宁省应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产业集群,让省内经济焕发出新的活力。在辽宁省政府的领导下,辽宁省中小企产业集群的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果,但与广州、浙江等地仍有较大差距。为此,辽宁省应抓住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问题,即融资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推动
摘要:随着轻轨、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须修建大量地下隧道。重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其岩层埋藏较浅,多为IV围岩,需要进行爆破施工。为了减少和避免对隧道上部和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在安全距离不能满足规范计算值条件下,通过在隧道周边设置减震孔达到了顺利施工的目的。  关键词:爆破振动;振速;减震孔  前言  轻轨交通以其高效、快捷、环保等优点,成为缓解城市交通和减少污染的有效手段,但是由于城市即有建筑
期刊
大型科研项目是指涉及科研部门众多、项目周期长、成本费用高而且通常对国家安全以及国计民生有重要影响的科研项目。大型科研项目除具备普通项目共有的特点外,还有很多特有的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实现短期内迅速扩张的捷径。但是,太多的并购事实表明: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经济活动,稍有不慎,将可能导致整个行动的失败。本论文从当前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出发,探讨了并购过程中核心竞争力的特征和评价方法,提出了并购绩效控制的政策性建议,并对主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回顾了历史上的并购及核心竞争力特征,提出了应当从提升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