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株Y4胞外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氧化损伤和光合抑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HOC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导致的赤潮灾害成为世界性的难题。球形棕囊藻在我国珠江口海域频繁引发赤潮,对海洋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化学和物理赤潮治理方法,由于受到二次污染和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利用高效、环保、经济的生物方法来调控和治理赤潮受到广大研究者的青睐,溶藻细菌及其胞外溶藻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成为研究热点。基于课题组从珠海赤潮爆发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一株能高效溶藻的芽孢杆菌Y4,本文对菌株Y4的胞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并探讨了纯化的活性物质对球形棕囊藻的抗氧化系统、细胞结构和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如下:(1)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和HPLC对Y4菌胞外活性物质进行分离纯化,最终得到两个对球形棕囊藻具有显著溶藻效果的活性物质(记为P-3和P-2),其溶藻率分别为75.9%和64.3%。对这两种物质分别采用GC-MS、1H NMR和Q-TOF-MS、Peak View TM软件进行结构分析,推断出P-3为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P-2为酰胺类物质。(2)菌株Y4溶藻活性物质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对球形棕囊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物质能引起藻细胞ROS积累,抗氧化系统被激发,酶类抗氧化剂(SOD和CAT)和非酶类抗氧化剂(GSH和As A)迅速启动响应,其活性和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大,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由于体内活性氧不断积累,丙二醛(MDA)含量增大,细胞膜脂过氧化加剧,膜系统被破坏。(3)利用流式细胞仪(FCM)结合PI和FDA两种特异荧光和叶绿素a自发荧光探讨溶藻活性物质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对藻细胞形态和生理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物质先破坏了藻细胞膜完整性,进而破坏叶绿素a,20 mg/L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处理藻细胞96 h后,约90%藻细胞失去膜完整性。采用透射电镜(TEM)进一步对藻细胞内部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质膜从细胞壁分离,甚至被降解,核酸被严重污染,叶绿体片层结构变得稀疏,类囊体排列不整齐,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细胞内容物溶出。(4)使用叶绿素荧光仪和Q-PCR探讨活性物质六氢吡咯并[1,2-a]吡嗪-1,4-二酮对球形棕囊藻光合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物质降低了藻细胞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影响了藻细胞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显著抑制了光合基因psb A、psb D和rbc L的表达,表明藻细胞的光合色素能力下降,光合能量传递受到影响,光合系统Ⅱ的反应中心被破坏,藻细胞的光合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其他文献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频繁发生,对人们的生命和生活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威胁。如何更好地预防和处理突发事件,提高应急储备资源的建设能力,保证突发事件的物资供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突发事件的前期预防阶段对资源进行合理布局,即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从多角度出发,研究了多级覆盖模式下的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危险化学品应急
中国的光伏产业自2006年国家出台产业扶持政策以来,发展迅猛。从硅料的提纯、硅片的生产、电池片的加工、到组件的封装、电站的建设,已经从一个制造大国发展成市场应用大国,
学位
麦谷蛋白能通过分子间的二硫键在面团内部形成大分子面筋网络,决定面粉的加工品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了麦谷蛋白聚集体的骨架结构,其N-末端结构域是影响面筋
化石燃料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危害,实现二氧化硫高效捕集和综合利用受到了全球各国的广泛关注。离子液体具有出色的理化特性和良好的气体溶解性,是常规脱硫剂的理想替代品。本文针对离子液体捕集二氧化硫研究中遇到的二氧化硫吸收容量低、循环使用稳定性差和解吸能耗高等缺点,设计并合成了具有高稳定性、吸收效率高和低解吸能耗等优点的四种聚乙二醇链连接双阳离子离子液体(DILs)和一种常规双阳
量子纠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量子关联,是量子信息论的关键所在.利用量子纠缠可以实现很多有意义的应用,如: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通信,量子计算等.基于量子纠缠的这些应用,量子纠缠
碳元素(C)因其良好的电子性质在半导体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碳纳米团簇是碳元素重要的纳米结构,由于其良好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在电子器件和生物医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地
目的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EGFR胞外段(s EGFR)工程菌,且表达、纯化后的s EGFR可溶性蛋白能与EGF结合,抑制EGF/EGFR信号的传递,对EGF刺激肿瘤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方法 PCR扩增
目的:探讨CRMP4是否能与微丝发生相互作用并明确结合部位,以及如何影响神经元的轴突、树突及树突棘发育。方法:首先构建GST-CRMP4及其截短片段原核质粒,然后进行体外表达其融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给出Rota-Baxter超代数的定义,并运用Rota-Baxter超代数构造出pre李超代数、dendriform超代数及Leibniz Poisson超代数等代数.特别的,本文还研究了RotaB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