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如今的网络时代,社会网络影响着我们的物质及精神世界,随着高质量的大型数据库的建立及发展,科学知识不仅可在网络中生成及储存,而且在网络中传播和利用,科学知识图谱也随之孕育而生,可视化是其关键技术。体操作为我国进入校园的七大体育项目之一,虽然备受关注,但因场地设施要求高及教学内容多且难等诸多问题,其发展难度较大,为此,我国的专家学者对体操教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有哪些?包括哪些主要知识结构?有哪些代表人物及重要的知识演进路径?本文将运用可视化技术对体操教学研究进行直观且全面的研究。本文以从CSSCI和CNKI数据库下载的5081篇主题词为体操教学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体操教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及网络图谱构建,并根据莱普斯科学文献增长理论将我国体操教学发展历史进行了阶段划分,1959-1981年为其形成期,1982-1994年为其快速发展期,1995-2016年为其稳定成熟期。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我国体操教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知识结构:包括体操教学质量及效果的评价;教学内容及动作的技术分析;教学方法的创新与验证;体操普修课课程设置及现状调查;健美操教学及身体素质练习等诸多方面。(2)研究的热点:我国体操教学质量及效果的评价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验证是贯穿我国体操教学研究整个时期的热点。(3)重要知识演进路径:我国体育院系体操必修课教改现状与发展趋势;从学校体育变革探讨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的改革在整个我国体操教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节点作用,体现了其重要知识演进路径。(5)研究的前沿及新趋势:身体素质练习是我国体操教学研究的前沿及新趋势。(5)我国体操教学研究的地区分布主要在湖北、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及西安等地。主要的研究机构包括武汉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体育院校。研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蔡军、王家顺、蔺新茂、郝庆威、许铭、汪康乐及王伯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