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正是从排序理论的角度来研究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问题。
在绪论部分总体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背景、研究文献综述和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主要的研究背景是排序理论是国际学术界一个新兴的热点领域,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目前各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正是挖掘出国际排序理论中在资本账户开放次序选择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国际上其他一些国家资本账户开放顺序安排的经验教训,同时结合中国目前面临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对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的现状、趋势,面临的问题作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策略性的建议
第一章界定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内涵,回顾研究了国际学术界在排序理论方面的最新进展,着重考察了排序理论在资本账户开放次序方面的贡献以及对于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启示。国际学术界在排序理论方面的最新进展具体到资本账户的开放存在如下关于排序的问题:资本账户开放与国内的宏观经济改革(如所有制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等),谁先谁后;在对外经济领域内,与贸易改革的先后关系;在资本账户本身的领域内,哪些改革先行,哪些后行。
第二章着重介绍了资本账户开放的国际背景和一些基础条件,总结出一些基本的开放顺序,同时研究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如日本、智利、泰国等资本账户开放的实践情况。国际资本账户开放的过程大致上就是一个从各种形式的资本管制到资本账户逐渐放开的过程。从国际资本账户开放的经验教训来看,资本账户开放是需要一些基础条件和先决条件的,而在具体开放的顺序选择方面又各有不同,有的国家采取了逐步开放的策略,有的则采取了激进式的大爆炸的开放安排,有的则先激进,后放缓。这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次序选择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则着重考察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和现状、面临的问题和存在的一些制约性因素,并归纳出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近期趋势。自中国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开放了资本账户,按照先流入和流出、先长期后短期的顺序,对资本项目管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而不断调整。同时中国也加强了宏观经济环境、对外贸易条件、国内金融改革和金融监管等方面的建设。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中国对资本账户的开放更加慎重,这种慎重开放在非常有效地杜绝了外部冲击对国内经济的影响的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也将要经历一个更长的过程。
第四章则从一个更加细分的层面来对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内外部次序安排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提出了中国资本账户开放的策略建议。外部次序主要从宏观经济条件、金融改革和国内金融监管、资本流动风险管理、银行业的改革、改善国际收支、外汇储备管理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内部次序从证券投资和债券投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资本内流和资本外流等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本文的主要结论:我国的资本账户开放必须与建立和完善成熟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加强对外贸易改革以及加强国内金融自由化、健全国内金融监管机制相结合;同时在资本账户内部,本着先流入后流出、先长期后短期、先金融机构后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先有真实背景的交易,后无真实背景的交易的原则有序进行。从总体上应该采取渐进式开放的策略进行。可遵循三个阶段的开放路线:以取消直接投资限制为主的开放;实施以证券投资为主要内容的资本账户开放;进行放松银行信贷为主的资本账户开放;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总体上的资本账户开放框架,三者之间并不是绝对割裂的,而是相互衔接和交叉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