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软岩巷道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耦合效应研究

来源 :河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77001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技术在鹤壁九矿-420m水平软岩试验巷道的成功应用,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LS-SVM围岩位移非线性预测、工程监测等手段对其支护机理及效应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及相关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我国煤矿井巷支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做了统计分析,发现锚杆支护特别是锚杆系列联合支护技术应用广泛,而钢带研究基本没引起重视。认为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应用价值。2)明确给出高凸钢带支护参数的理论公式。分析既有钢带的结构效应,对比凸显高凸钢带的优越性。认为凸台的存在可以适应深部软岩的有害大变形,高强度高刚度能有效限制岩巷的时空非均匀变形破坏。3)建立了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数值模型。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对比分析了无支护、普通锚带支护、新型支护条件下围岩应力、围岩变形、锚杆(索)受力、高凸钢带受力等情况,初步研究了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机理及其应用。认为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效果良好。4)参考河南、两淮、山西等地区石炭二叠纪岩石地质工程资料,将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石分为:砂岩、粉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五组,并归纳出各岩组的现场鉴定法及力学性质测试参数。综合分析了基于Hoek-Brown准则、基于RMR值评分、经验判断等分组法的特点,参考国家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推荐了石炭二叠纪含煤岩系岩体地质力学分组法,并提出了适用于FLAC3D数值模拟的岩体力学参数。并通过分析五组围岩状况巷道变形破坏及钢带受力情况,初步研究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的适用性。5)基于LS-SVM法建立了深部岩巷顶部离层量非线性预测模型。并编制了相应的Matlab程序,来预测深部围岩非线性变形,结果与FLAC3D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认为采用LS-SVM法进行深部围岩位移非线性预测是科学可行的。6)参考鹤壁九矿-420m水平软岩试验巷道的高凸钢带-锚网索复合支护设计方案及工程监测结果,与本文FLAC3D数值模拟和LS-SVM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结果基本吻合,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研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其他文献
由于意外事件(煤气爆炸、炸弹袭击、车辆撞击等)导致结构局部破坏,并引发连锁反应致使破坏向结构的其它部分扩散,最终造成与结构的初始破坏不成比例的大范围坍塌,这种事件近
凯威特型单层球面网壳结构是凯威特为了改善施威特勒型和联方型球面网壳中网格大小不匀称的缺点而创造的一种新型的网壳,它是由经向杆系、纬向杆系和斜向杆系将球面分成大小
空心板-柱结构是我国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结构型式,它能适应大柱网、大开间、大空间多高层建筑的需要,能为建设单位提供灵活的平面布局,同时经济技术指标比其它类型的楼盖体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