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与大庆原油界面活性组分的作用机理研究

来源 :石油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tianyo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通过研究大庆原油各组分相对分子量和结构上的差异,从界面张力、界面粘度和乳状液的稳定性来协同考察研究大庆原油中界面活性组分与碱长期作用对油水界面膜性质及乳化规律的影响.在大庆原油组分分离实验中,把原油分离为沥青质、胶质、蜡组分;而且把蜡组分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和分离条件又细分为组分1、组分2和组分3,及来自杨红生分离的抽余油定为组分4,比较了各组分的相对分子量和分子结构上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沥青质、胶质与抽余油及蜡组分结构差别较大,沥青质比胶质的极性强,芳香度也比胶质的芳香度大.碱对大庆抽余油模型油界面性质作用表明,羰基极性基团含量高的抽余油组分4是具有界面活性的,随反应时间的延长,界面张力在减少、界面粘度增大,乳状液的稳定性在增强;碳基极性基团含量低的蜡组分2、组分3与碱水反应几乎不发生乳化,反应时间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几乎影响很小;油水界面上蜡晶的吸附可改变油水界面的流变性.碱对大庆沥青质、胶质界面性质作用表明,沥青质、胶质都有较强的W/O乳化能力,是造成大庆原油与碱作用发生乳化的主要成分;蜡组分乳化能力很弱,不发挥主要作用;原油中任何组分中如果有羰基基团,就有可能与碱的长期作用中生成具有界面活性的物质.
其他文献
  目的 初步探讨EMT关键转录因子Snail对鼻咽癌EMT、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nail及EMT的标志蛋白E-cad在慢性鼻咽炎(34例)、未转移鼻咽癌(32例)和已转
会议
α-酮酸是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和化工等行业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α-酮酸的制备方法从工业经济的角度来分析,均有很大的局限性.该文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海
  目的 探讨肿瘤专科医院门诊多学科专家会诊的现状.方法 对该院近4年来192例门诊多学科专家会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经过多学科专家会诊诊治后,192例晚期癌症患者中10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含铂方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化疗毒副反应、生活质量、免疫功能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15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
会议
  目的 探讨转录因子Twist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 检测48例涎腺腺样囊性癌临床标本中Twist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肿瘤类型、
会议
该文从纳米CaCO/软PVC复合材料的界面结构设计入手,设计并合成了系列表面改性剂烷基多磷酸酯(简称ADDP)并将其用于改性纳米CaCO.研究了表面改性后纳米CaCO的表面性质及ADDP的
石油化工装置中的结焦现象严重制约了装置效益,就乙烯装置而言,虽已采用了先进的蒸汽-空气在线烧焦技术,但仍不能解决烧焦时间过长的问题,使装置的长周期运转受到了影响.通过
该交研究共合成102个丙烯酰胺类化合物,丙烯酰胺的两端氢以取代苯基或短链烃取代而得到丙烯酰胺的基本衍生结构.所有化合物进行了生物活性测试和构效关系分析.所合成的化合物
论文对搅拌槽内四叶45°PBT桨的混合特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系统考察了搅拌槽内的液位高度,桨叶直径,桨叶层数,多层桨桨叶间距,底层桨叶离底距离,以及盘管构件等因素对于搅拌
本文以具有很高药用价值和养殖潜力的菲牛蛭Poecilobdella manillensis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菲牛蛭消化系统的形态结构、组织学和组织化学以及消化系统内消化酶与碱性磷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