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梅鼎祚是明代中晚期享有盛誉的诗人、戏曲家、选本家,他应是明代文学史、戏曲史中值得全方位综合研究的重要人物,因为其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及学术编纂与明代中晚期文学批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由于20世纪以来“重俗轻雅”研究格局的存在,梅鼎祚诸多文学活动的真相及价值都被遮蔽和边缘化了。本论文力图从文献梳理、史实考证、创作与批评的互动等方面,相对全面、系统地梳理与探悉梅禹金的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文学选编的历史真相及理论内涵,同时也尽可能挖掘其与明代中晚期的文学、学术演进的多层联系与互动影响。基于上述思路,全文分上、中、下三编,共九章,前有绪论,后有结语,具体情况如下:《绪论》,概括地介绍、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研究述评、研究意义及研究范围、梅鼎祚文学思想。上编《梅鼎祚诗歌创作及诗歌批评研究》,第一章主要梳理与考辨梅鼎祚诗歌集的各种版本及其关系。第二章以“创作与批评的互动”为线索,分别对梅鼎祚前后期诗歌交游、诗歌创作、诗歌批评进行考辨与探悉。中编《<唐二家诗钞>与梅鼎祚选本批评研究》,第一章重点就《唐二家诗钞》版本流传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梳理和考辨。第二章先于比较中凸现《唐二家诗钞》的选编特点,然后梳理其在“注释”、“评说”、“考辨”方面的特点与成就。第三章专门探讨《唐二家诗钞》“辨体批评”特色。下编《梅鼎祚小说编选与戏曲交游、戏曲批评及接受研究》,第一章围绕小说集《才鬼记》,从“版本考述”、“文本生成”、“多向比较”诸角度进行综合研究。第二章围绕小说集《青泥莲花记》,探讨其“伦理叙写”的特点,透悉其外篇展现的有趣现象。第三章对梅鼎祚戏曲交游、戏曲批评、《玉合记》明人评论诸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第四章梳理明人对《昆仑奴》杂剧批评史料,探悉该剧本的艺术原貌及明人接受的文化心理。《结语》,从梅禹金生平经历来挖掘其创作、批评、编纂的内在质素,这一质素的支撑点有二:一是远离政权后保有的思想独立性,二是源于安身立命的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