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城乡规划的统一布局,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尤其在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有效用地的日益减少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因场地严格受征地红线的限制,加之建筑规模的日益扩大,工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高人工边坡,这些边坡一旦发生滑塌,将对人民群众的生活产生巨大危害。加之城市建筑布局的密集性、复杂性,必须避免对周围既有建筑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对人工高边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和支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针对研究场地这种复杂结构的岩土混合模式的边坡,由于上下两部分材料不同,破坏机理与模式不同,不会形成统一的滑动面,而是根据各自的特征形成各自的不稳定块体。上部土层可采用传统土力学中简化毕肖普的圆弧条分法自动搜索最危险圆弧的技术来实现上部边坡土质部分的稳定性验算。下伏基岩部分由于边坡条件确认中给出了岩质边坡的安全坡角或最危险破裂面,使得复杂的岩体结构问题转化成了平面或楔形体滑动的传统问题,但是,需要考虑上部土层产生的荷载作用在土岩界面之上,并传递给下部基岩的滑块。这种分析计算方法较传统单一的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在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方面,本文采用了课题组多年来研究的结构面随机概率统计分析方法,根据港东换流站现场各走向边坡调查的1001条节理裂隙数据与拟开挖边坡的临空面结构组合分析,得出基岩边坡虽未见有典型的单滑面破坏的不利组合,但存在楔状的不利组合,在不同的边坡段其安全坡角,即岩体内最可能的破裂角绝大部分在45°至55°之间,继而根据这个安全坡角对边坡进行开挖之后各工况的稳定性评价。另外拟建场区受征地红线与附近地下管道的影响显著,致使场区构建边坡的空间十分有限,将给边坡开挖方案和支护设计带来困难;当安全系数不能满足安全等级为一级边坡的安全储备要求时,需要对边坡进行支护或加固设计。再综合各种相关资料和各方案内容,进行比较,给出最优设计方案。使之能在保证边坡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既经济、美观环保又易于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