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它给各行各业带来的变化也逐渐显现出来,翻译行业也不例外。翻译内容的日渐多样化,对信息的搜集、分析、评价和处理方法的升级,深刻地影响着翻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一定的信息素养,成为一个职业翻译工作者必备的职业技能之一。英语翻译专业的学生将来很有可能走上职业翻译的道路,在校期间的各种学习活动和生活可视为培养学生胜任未来翻译职业的途径。 本文通过对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三年级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及访谈,经过较为系统的分析,得出他们的信息素养水平,了解到他们的信息素养培养的途径,还进一步梳理出他们培养自己的信息素养成因。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学生对信息评价的重视程度和效能都很高;对信息搜索的使用动机很低,但自我效能评价较高;在信息处理方面,对使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使用信息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缺少了解。从而反映出学生在信息素养上主要的弱势是没有对信息的作用有足够的理解;计算机素养欠佳;对信息道德缺乏了解。在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上,学生主要依靠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和自学。课堂教学是涉及到的内容,都能够很好地转化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自学是为了对课堂教学进行补充,主要是为了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和解决学生在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参加翻译实践是学生培养信息素养的契机,学生不仅能够向经验学习,也能够接受同事的指导,了解翻译行业对职业翻译的要求和一个职业翻译的实际工作方式。这样的了解能够促成学生对信息素养的新的需求。学校的课堂教学缺少对学生在实际翻译中可能遇到的文体选择和翻译工具使用方面的指导,是使得学生在课外培养信息素养的重要原因。因此,本文认为加强图书馆与学生和课程之间的互动与联系,提高专业教师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指导,并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翻译实践,增强他们自主提高信息素养水平的能力,是进一步培养翻译专业学生在翻译方面信息素养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