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陇西云阳板是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特有的民俗文化事项,在一代代表演者的口传心授和群众的关爱下发展流传至今,并形成了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地方历史文化信息、鲜明的时代特色和风土人情。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云阳板时刻受到来自当代流行文化的冲击,逐渐失去了适宜的生存土壤和空间,也因难以找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而面临消亡。本文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为视角,从陇西云阳板的历史、现存状态以及在成功录入甘肃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的保护措施和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切入点,对陇西云阳板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针对现阶段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部分建议,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绪论中,从备受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背景出发,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进行了说明。近年来关于陇西云阳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历史、表演机制和与其他相同类型的民间民俗事象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并没有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为主要立足点的相关研究,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可能。第二部分介绍了陇西云阳板的历史起源、相关传说和现存状况。关于陇西云阳板起源的历史文献记载极为有限,相关的传说也并不具有可考性。本文在以往学者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列举并分析了关于云阳板起源的多种推测,以供探讨。在云阳板的现存状况部分主要介绍了云阳板目前的生存环境;表演机制,包括表演阵型、程序、动作、服装等方面;云阳板传承模式。并分析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承方式的演变以及新兴传播形式的出现。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在2010年陇西云阳板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陇西县文化主管部门实施的相关保护措施,包括相关管理制度、法律规章、资金制度、传承人管理制度等;云阳板的相关宣传方式,例如进行改编后的表演,进校园等。除了此之外,还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对陇西云阳板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提出关于加强云阳板保护工作的建议。在该部分的论述中主要分为两个方面,第一,针对云阳板现有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建议;第二,根据不断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指导意见以及我国在非遗保护中取得的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在云阳板保护过程中被忽略或还未有涉及的相关建议。旨在制定更为全面、合理、科学的保护措施。使云阳板尽早地回归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来,为其传承和发展提供可靠保证。第五部分结语,论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从保护云阳板的意义回归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意义,希望云阳板的传承与保护能够给其他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以借鉴。全文以云阳板的保护与传承为立足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的时代背景,探讨更符合时代特征的保护与传承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