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无线电中上下变频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线通信在现代通信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气象、商业、民用等领域。然而各个国家模拟通信体系的制式,频率各不相同,不能互通与兼容。为了解决互通性的问题,在1992年,MILTRE公司的Joseph Mitola首次明确提出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其中心思想是:构造一个具有开放性、标准化、模块化的通用硬件平台,将各种功能,如工作频段、调制解调类型、数据格式、加密模式、通信协议等用软件来完成,将A/D和D/A数据转换尽可能靠近天线,以研制出具有高度灵活性、开放性的新一代无线通信系统。   本文重点对数字上下变频中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成软件无线电平台中数字上下变频的设计与实现,在simulink环境下利用Xilinx Dsp IP Core实现数字上下变频建模,分析和仿真。利用System Generator生成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调用ISE对工程文件进行仿真、综合,最后完成算法的硬件化,将生成的bit文件下板调试,证明设计的正确性和可实现性。   文章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和数字上下变频的相关理论,以及上下变频的组成结构,内容包括数控振荡器、频器、数字滤波器。接着对上下变频中各个模块的相关算法进行分析表比较,确定模块的实现方案,并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设计方法与仿真验证。在完成一路信号设计情况下,采用时分多路复用的方式对数字上下变频模块进行复用,通过对它们的资源分析,利用时分多路复用的方法,能减少硬件资源的消耗。在上下变频设计中,不同采样时钟频率模块能达到的最高时钟不一样,对模块采用多时钟域的设计方式,通过资源分析表明,采用多时钟域方式可以实现最省的资源。文章还对数据转换模块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ADS5500与DAC5687在电路中设计的方式方法进行介绍,完成时钟模块的设计,以及ADS5500与DAC5687配置文件的编写。文章最后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测试的方法,测试流程,并给出测试结果。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上下变频的设计要求,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其他文献
集群系统以业务种类丰富、信道利用率高以及快速接入等特点在各行业和各部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集群业务需求的增长,集群通信系统也需要不断地更新换代,因此,基于我国自主
可视电话(Audiovisual)是集图像、语音、数据等为一体的多媒体融合性通信业务,利用通信网络实现用户之间的实时通信,移动可视电话是指利用移动网络来实现的多媒体通信。在第三
近年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不同领域学者的共同关注,而网络中的信息检索和恢复也是长久以来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其中链路预测便是近几年来的一个新兴和热门方向,对它的
移动通信终端的节能省电一直是无线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计划,绿色通信必将是作为以低碳经济发展的通信行业的发展方向。随着3G无
涡轮叶片是燃气轮机重要的耐久性部件,涡轮叶片在高速旋转和高温下工作,故叶片温度最高的部位易发生过烧现象,而叶片过烧是造成燃气轮机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涡轮叶片
3GPP LTE系统是3G的演进,采用OFDM和MIMO作为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它改进了3G的空中接入技术,在20MHz频谱带宽能够提供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的峰值速率。随着LTE规模试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第四代通信系统的研究也接近尾声,LTE即将进入商用阶段。为了确保3G向4G过渡的平滑性和连续性,对LTE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LTE系统的通信过程中,协议栈
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今的多媒体技术研究带来了许多新课题。   其中,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和交互式多媒体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对提升用户体验至关重要。一方面,交互式多媒
随着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广泛应用,基于操作系统的大数据量图像实时采集、显示在监控、识别、多媒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USB接口数据传输的距离较短,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