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一颗常青树。三十年的创作历程,写就了500多万字的作品。她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阶段性明显,几乎涉及了新时期以来所有的文学思潮,尤其在寻根文学和女性文学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纵观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文本中流露出挥之不去的漂泊意识,其小说人物无论外在行为还是内在心理,都呈现出一种漂泊无依的状态。漂泊意识是王安忆小说创作始终不变的精神特质。王安忆是一个试图解决人类生存困境的作家,她道出了人们内心漂泊无依的状态,同时也试图为漂泊的灵魂找寻救赎的方式,以缓解漂泊途中无奈的隐痛和无望的孤独。王安忆努力地为她笔下的人物邂逅爱情、安排婚姻、找寻根源、抗争命运、甚至是认同宿命,希望可以救赎人类漂泊的命运,而结果却是爱情的无归、无根的焦灼,漂泊的命运无法改变。本文分三章节来论述王安忆小说的漂泊意识。第一章,爱情无归的漂泊。王安忆深入到爱情的各个层面,从纯洁朦胧的初恋,到欲望汹涌的性恋,再到平淡如水的婚恋,试图用爱情为缺乏安全感的女性寻找归宿。王安忆笔下的人物都是爱情路上的跋涉者,渴望归宿的流浪者。然而,她们最终都被爱情抛弃,爱情不是他们可以停泊的岸,她们还将继续漂泊在找寻路上。爱情的无归,内心的无依,注定了他们漂泊的命运。用爱情救赎漂泊的尝试也宣告无效。第二章,寻根而无根的漂泊。王安忆在她的小说中努力的寻求生命的起源和文化的根脉,试图减缓生命存在的漂泊不定迷茫无助之感。作家苦苦寻找着家族的根,结果发现不管是父系家族还是母系家族,家族祖先们也都有着漂泊的命运,最后只能陷入更深的漂泊之中。儒家文化的仁义思想,以及道家哲学的虚无精神,无疑都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脉,却是凋敝之根,无法让古老中国重新焕发青春。根脉的凋敝,让人迷失了文化和精神的皈依,文化与精神的漂泊已经注定。第三章,命运无奈的漂泊。命运主题是王安忆所热衷探讨的。命运神秘难解、变化无常。由于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无从把握,王安忆对命运的书写,都经历了与命运抗争到无奈认同的演变过程。漂泊的生命不知从哪里来,也无从知晓该到哪里去,人无法掌握自己前进的方向,冥冥之中似乎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操纵着,我们可以称之为命运。个体对命运的无从把握,生成了人类永恒而深沉的漂泊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