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的课堂考察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gq8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教育是国家教育的基础,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因此我们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有着较高要求。教师除了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外,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也必须符合一定的伦理规范。对课堂中教师教学伦理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伦理意识,而且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构建和谐向善的教育环境也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先后颁布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等文件,都对教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提出了伦理规范要求。然而查询现有文献,不难发现已有关于教师教学伦理的研究大多局限于空洞的理论说教,很少结合教师的课堂教学实际。因此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课堂上教师践行教学伦理的现状进行考察,并尝试去了解教师践行教学伦理时的困境,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经梳理现有资料对中小学教师教学伦理研究维度的探讨,本文把对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伦理探讨的维度分为教学公正、教学民主和教学自由与责任。文章首先重点考察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践行教学伦理的现状。通过分别向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调查了教师的教学伦理意识和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践行教学伦理的情况。发现:教师不能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学民主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自由与责任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论文对教师践行教学伦理过程中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在问卷发放的学校,通过随机进入部分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并就教学伦理方面的问题对教师进行访谈。归纳汇总出教师践行教学伦理时遇到的困境主要有:传统师生管制文化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冲击;学校师生比偏低,教师课程权利不足,评价教师唯成绩;以及教师的教学伦理意识和应对能力不强。针对教师践行教学伦理面临的困境,本研究提出了创设伦理本位的校园文化,完善教师评价体系,加强教师教学伦理教育等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印刷品的精细程度要求越来越高,高清晰度和印刷品质量的高度一致性已是人们对印刷品的基本要求,印刷品的用色和层次也越来越丰富。色彩测量仪器作为常用的
为了探究影响煤层气压缩机工作性能的因素及规律,通过分析压缩机组效率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影响压缩机性能的指标为压缩气体多变指数、机组压缩端指示功率和机组系统级效率。现
传播学中的“媒介事件”概念是考察重大社会事件被“电视直播”的媒介方式介入后,事件本身所发生的变化,事件参与方的关系,事件传播过程呈现的特点,以及对社会政治、经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