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复杂多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与多个伙伴建立“组织场域”。现实的问题亟待理论予以回应,组织场域逐渐成为研究领域的热点。作为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组织形态,组织场域有利于企业之间合作互动,建立长期的合作模式,获得互补性信息资源。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一些企业通过投资活动成功进入市场并取得可观的投资绩效,其关键在于这些企业所处的组织场域内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规范企业行为,并且在组织场域内积极地与其他企业密切互动、形成长期合作模式。那么,在投资过程中,组织场域如何促进企业投资绩效的提升?本文基于该问题为出发点进行研究。据此,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文立足于企业投资行为,从组织场域视角出发去探讨如何提升企业投资绩效。依据信号理论、制度理论,将机会识别纳入组织场域与投资绩效的研究模型中,分析组织场域、机会识别与投资绩效之间的影响路径。通过合作博弈模型分析组织场域内行为主体的合作博弈行为,构建理论模型并提出相关假设,主要为了阐明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投资活动所处的组织场域通过何种路径影响投资绩效;第二,为了获取信息资源,企业如何利用组织场域识别投资机会;第三,组织场域通过机会识别作用于企业投资绩效的结果如何;探讨以上这三个问题,不仅有利于总结提升企业投资绩效的内在机制,探寻提升企业投资绩效的深层次来源,而且有助于突破现有研究过分关注企业个体的局限性。本文以制度理论、信号理论为基础,首先通过合作博弈模型探讨组织场域内合作者的行为博弈。然后根据研究综述中各变量之间的作用机制提出相关假设及理论模型,通过对新疆企业的实地调研、访谈以及邮件等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回收的数据借助SPSS24.0和AMOSS17.0,利用层次回归法、BOOTSTRAP等方法进行因子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对假设予以验证。通过全文的研究可以发现:组织场域内成员间的互动、信息共享以及场域内形成的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目标能够有效促进成员间的优势互补,有利促进企业绩效的提升。研究发现机会识别在组织场域与投资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最后据此指出本研究的实践启示、研究局限以及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