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四苯在Cu(110)-(2×1)O重构表面的自组装生长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ei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机半导体分子在发光器件、场效应管、光伏电池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就有机发光器件(OrganicLight-Emitting Devices,OLEDs)来说,它以其广视角、低功耗、高亮度、薄面板和高效率等突出优点而有望成为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宠儿,但他在发光效率、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等方面仍面临着重大考验,许多相关的机理问题仍没有解决。   OLED的典型结构为:金属/多层有机功能层/ITO/玻璃基。其中有机/金属和有机/有机等界面特性对器件的性能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一个有序的有机/金属界面有助于改善器件的载流子注入效率和迁移率;有时在有机层和金属之间引入适当的绝缘层,形成金属/氧化物/有机界面能提高发光效率。在制造有机发光器件时,通常是通过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外延生长的方式来形成有机/金属界面,而有机薄膜的有序程度及界面特性,与有机分子第一吸附单层的有序性有关。因此,研究有机分子在金属表面的自组装生长结构对认清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机理,改善器件发光效率等性能以及延长使用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OLED的结构和有机发光材料的分类,阐述有机电致发光的发光原理和发光效率,回顾OLED的研究发展历程,并分析有机电致发光研究所面临的问题和科研意义。接着本文着重介绍了实验中所使用的工具,扫描隧道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STM),对其工作原理、扫描模式和重要结构进行了详述。最后,本文主要展示了研究工作与结果,我们利用STM的手段对并四苯(tetracene)分子在Cu(110)-(2×1)O重构表面的自组装生长行为和吸附结构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在一个分子单层的覆盖度下,并四苯分子以平躺方式吸附在cu(110)-(2×1)O重构表面上,且有序排列。其分子长轴沿[001]方向,即Cu-O链方向,也是原子密堆方向。而与在Cu(110)表面的生长不同,分子排列显示了长程的波浪状结构,这种结构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相邻并四苯分子间H原子相互排斥而引起分子在[001]方向上侧移,形成C-H键的交错嵌合排列而形成。  
其他文献
课堂管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调控人际关系,和谐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管理好课堂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石,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技能。课堂教
The plant pollen which is conservative and stable on genetic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study on plant classification, origin and evolution. Optical microsc
随着信息存储需求的不断提高,磁存储技术作为最主要的存储方式,其研究与发展受到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广泛关注。磁记录密度已从1957年的2 Kbit/in2提高到了如今的329 Gbit/in2。当硬盘记录颗粒尺寸降低至纳米量级时,为了防止超顺磁效应(即保证记录的热稳定性),硬盘介质的矫顽力很大。一般而言,磁头的写入场要达到记录介质矫顽力的两倍,才能有效写入。因此,记录密度的继续提高,很大程度上受限于磁头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材料的发展和应用。高科技的发展对材料科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制备材料的工艺不断改进,以满足新的应用
微课的出现为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新课程理念提供了一个实践平台。微课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影响。微课作为一种重要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果实心室数是影响果实大小形状和畸形果发生率的重要因素。遗传特性是番茄果实心室数的重要调控因素。研究表明,番茄中调控心室形成的2个重要基因分
在磁性材料的研究中,磁化强度、居里温度和磁各向异性是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对这三种物理量的操控是科研工作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目的。对应用于硬盘等磁记录设备中的磁性材
研究重夸克偶素的产生是探测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形成与演化的重要手段,重夸克偶素的压低通常被认为是QGP形成的重要信号。为了研究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粲偶素粒子的产生机制(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