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梯轮椅设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椅在老年人和残疾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残疾人数量的增加,轮椅将为改善这一特殊人群的生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普通的手动和电动轮椅都不兼具爬楼、翻越障碍的功能,降低了使用者的行动自由度。目前国内有关爬楼梯装置主要有履带式、步行式和滚轮式三种类型。履带式爬楼梯装置对楼梯损坏大,且体积大、质量重,通常不适于家居使用。步行式爬楼梯装置体积大,灵活性差、技术要求高,且控制复杂。一般滚轮式爬楼梯装置虽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转动灵活等特点,但其稳定性控制较为复杂,且造价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各类爬楼梯装置的优缺点分析研究,将爬楼功能与普通轮椅相结合,设计了一种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梯轮椅装置。该爬楼梯装置主要由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本文重点研究了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梯装置机械系统的运动步态、稳定性以及对其关键机械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本课题首先通过对自动爬楼装置的结构、爬楼过程等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根据灵活、稳定、可靠性设计准则,提出了一种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自动爬楼梯装置的总体机械结构设计方案。在总体结构方案确定的基础上,运用力学、机械原理、现代设计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数学建模,通过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设计方法,研究了轮椅的运动步态;然后对该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梯装置的爬行机构、定位机构、机械稳定机构等关键技术与结构进行设计;最后利用有限元等软件对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梯装置关键结构零部件受力进行了仿真。本课题的研究为该技术的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各章节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概述。主要阐述了爬楼梯装置设计的社会背景与重要意义,研究探讨了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各自优缺点,最后确立了研究方向和内容。第二章:爬楼轮椅装置的方案设计。通过对爬楼装置爬楼运动过程的分析,先研究设计了三种方案,再通过对设计方案的基本原理和受力分析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了一个优选方案。并对行星滚轮转换步行式驱动爬楼轮椅装置的运动过程、爬楼性能、平地运行结构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第三章:系统动力学数学模型的构建。在方案确立的基础上,运用力学、机械原理、现代设计方法等知识对其进行数学建模,通过运动学和逆运动学设计方法,研究轮椅的运动步态。第四章:关键结构设计。分别对装置的爬行机构、定位机构、机械稳定机构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探讨。第五章:系统仿真。利用有限元软件对对装置的关键结构零部件进行了仿真及结构优化。第六章: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以后的研究做出展望。
其他文献
利用缆道测流装备进行河流流量的测量是最广泛而有效的一种测流技术,目前我国水文站采用的缆道设备自动化程度不高,包括测深、测速在内的许多关键测流环节仍需人工参与,测流
苏里格气田目前探明储量已超过5000×10m,其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砂体叠置模式复杂.在开发评价早期,由于井网密度小,控制程度低,使用传统气藏描述方法不能满足开发设计的需
学位
本文立足于第一性的岩心、测井、油田开发及地质资料,针对胜坨油田坨七断块沙二段1-3砂层组油藏水淹及非均质状况,依据目前注水开发过程中面临的剩余油分布分散、寻找难度大的
本文根据辽河油田稠油开发过程中出砂问题,开展新型防砂筛管的研究与应用,以此来解决辽河油田稠油吞吐中后期地层出砂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筛管防砂技术均是以地层砂为基础,通过调
本文以克拉玛依油田七中东区克拉玛依组非均质砾岩油藏为研究对象,运用测井地质学、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技术,结合岩心、钻测井、分析化验及开发动态资料,进
该文针对G-105钻杆使用中发生管体刺穿、疲劳断裂失效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调查,材质检验与工程施工分析,找出失效原因。指出腐蚀破坏对钻杆失效的影响,研究了深度斜井施工中引起钻
目前我国已开发油田的采收率平均只有约30%,意味着这些油田仍有大多数的地质储量尚未能开采。这些残留在地下的剩余油对于增加可采储量和提高采收率有着巨大的潜力。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