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泉煤矿变角度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覆岩运移规律研究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p9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枣泉煤矿变角度大倾角煤层120210综放工作面受煤层倾角变化影响,导致工作面“支架-围岩”系统稳定性差,顶板管理困难,常规的放煤工艺难以实现工作面的安全高效生产。通过对变角度大倾角煤层综放工作面覆岩运移、应力分布及支架稳定性进行研究,提出了该类工作面开采围岩稳定性控制原则,对拓展大倾角煤层综放开采技术的应用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物理相似模拟实验、数值分析、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了变角度大倾角煤层综放工作面顶板运移、顶煤的破坏,分析了工作面矿压显现、支架稳定性分区域的原因,结果表明:变角度大倾角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沿工作面倾向顶板运移具有分区域性的特征,工作面上部区域倾角小,直接顶垮落的矸石停留在原地,基本顶以“悬臂梁”结构的形式发生破断运动,顶板形成结构的层位基本相同,表现为缓倾斜煤层开采覆岩运移的特点;下部区域倾角大,顶板垮落的矸石沿底板滑移充填采空区,垮落形态向中部区域与下部过渡位置偏移,表现为大倾角煤层开采覆岩运移的特点;中部区域是上、下部区域角度的过渡段,覆岩的运移既有大倾角开采覆岩运移的特点又有倾斜煤层的特点,是两者转换的关键区域,特别是中部与下部过渡位置矸石对顶板的约束较弱,顶板破断后形成的结构层位较高是顶板活动的活跃区。工作面顶板运移的分区域性导致煤壁前方支承压力的分布不同,造成顶煤的破坏程度出现了差异,中部区域与下部、上部过渡位置支承压力分布范围及峰值较其它区域大,并在顶板运动的作用下顶煤过早的进入散体状态,导致支架的稳定性差;顶煤进入支架后方被放出,上部区域煤矸分界面呈对称的漏斗,中、下部区域煤矸分界面不再对称,轴线发生了向上的偏移。枣泉煤矿120210工作面矿压显现及支架稳定特征反应了覆岩运移的分区域性,根据工作面不同区域的特征,提出大倾角煤层变角度综放工作面开采围岩控制原则:上部区域是工作面实现安全高效生产的主体,下部区域支架的稳定性控制是工作面整体稳定性的基础,中部区域是实现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与系统稳定协调转换的关键。
其他文献
随着生物分析技术和高通量筛选技术的发展,大量自动化的生物试剂分配系统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非接触式分配方法利用外部压力驱动微量生物试剂从喷嘴内高速喷出,具
汽车产品在市场中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身的质量。车身的质量通过车身的装配精度来表示。车身冲压件通过装配结构来影响车身的装配质量。为了保证车身的精度,首先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宫颈糜烂患者微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入我院接受宫颈糜烂微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100例,科学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向对照组患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铁矿石的不断开采,易选铁矿石正面临日益短缺的局面,以前难分离的弱磁性铁矿物,如菱铁矿、褐铁矿、鲕状赤铁矿正逐步被开采利用。目前,磁化
拓扑优化技术解决了给定设计域内确定最佳材料分布的问题,能够在概念设计阶段确定结构最优拓扑。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拓扑优化技术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涵盖宏观结构设计至微
大倾角煤层是指埋藏倾角为35°~55°的煤层。当煤层倾角大于35°时,破断的顶板覆岩会沿着工作面底板向下滑滚并充填采空区下部区域,形成一条非对称充填带,该充填带改变了工作
随着浅部资源的开采殆尽,深部资源已成为许多矿山开采的主体。本文以新城金矿深部V#矿体大规模开采为背景,针对其大规模爆破衍生的灾害控制问题进行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根据爆破振动信号持时短、突变快等的非平稳随机信号特征,以及小波包分析能根据信号特征自适应地选择相应频带和信号频谱匹配等特征,利用小波包理论研究了爆破振动信号能量不同频带的分布规律,探讨了不同爆破参数对其能量频带分布的影响;基于爆
在我们国家日益繁荣昌盛的今天,建筑工程行业是我国的重点行业,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涉及到众多的工序,这些工作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互相配合才能完成,如果施工管理中
目的:研究人性化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7月-2019年1月本院任职的护士60名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2019年2月-9月本院任职的护士60名为试验组,予以人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