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电阻率油层识别技术及解释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nal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岩石物理学、测井基础理论、石油地质学、以及油藏成藏模式等理论,实现了多学科的协同。将岩心分析化验资料、测井资料、地质录井资料、试油分析资料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研究区块做了大量的精细研究和分析评价工作。以岩石物理分析资料作基础,归纳出影响油层电阻降低的几项因素: Ⅰ:粘土与泥质:泥质在10~15%,以伊利石或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为主的粘土,粘土附加导电性对油层电阻率有一定的影响。 Ⅱ:骨架粒度:粒度中值不超过0.16mm,大部分小于0.1mm。颗粒愈细束缚水愈多,束缚水饱和度增大,造成油层电阻降低。 Ⅲ:孔隙结构:存在一部分微毛细管孔隙,使岩石束缚水饱和度增大,造成油层电阻率降低。 Ⅳ:润湿性:岩石润湿性与含油性有关,高阻现为亲油或中性,低阻层则为亲水,亲水性是低阻油层普遍存在的特性。 Ⅴ:沉积环境及构造特征:分布场所特点是砂体规模小、远离物源、低幅度油藏、岩性油藏、处于油水过渡带等。 全面分析了低阻油层岩石导电机理: 第一:高束缚水含量是形成油层低电阻并造成油层低含油饱和度的主导因素。在油气形成过程中,由于油、水对岩石润湿性的差异与发生于孔隙内的毛细现象,决定了油和水在孔隙空间内独特的分布形式与渗流特点。在油驱水过程中,油最终不能把孔隙内的水完全排出,总有一部分原生水滞留于油层微小毛管孔隙内、或者被亲水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结果,水主要分布在微小毛管孔隙内或者被亲水岩石颗粒表面所吸附。而油主要占据较大的孔道或孔隙内流动阻力较小的部位,形成油能流动而水不能流动的物理状态。这些不能流动的水其主要是束缚水,随着油层孔径变小和微孔隙增加而增大。因此,即使是束缚水含量大于油气含量,依然只产油不产水。所以,高束缚水饱和度是形成低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尤其在高矿化度地质剖面,形成十分发达的、以高含盐量束缚水为介质的导电网络,造成油层电阻率普遍变低。这种主导因素具备如下相互联系的岩性——孔隙结构条件: (1)岩石细颗粒成分增多和粘土矿物在孔隙内富集与充填,造成微孔隙十分发育。 (2)岩石形成双重孔隙系统——微孔隙与渗流孔隙同时并存,两者的比重以微孔隙系统占据优势。 (3)岩石中孔隙内被油气和束缚水所饱和,一般没有自由水,往往束缚水饱和度大于油气饱和度。 第二:泥质与粘土所产生的附加导电性,在形成低电阻率油层方面,也是一种因素。不过它们的影响程度是有条件和有限的。即,在低矿化度、高含油饱和度和低孔隙度条件下,会明显降低油层电阻率;相反,在高矿化度、低含油饱和度和高孔隙度条件下,其影响不大。 第三:泥浆滤液的侵入特性。泥浆滤液驱替了井壁附近岩石中的油气,使储层电阻率明显下降。 第四:高矿化度地层水,即含盐量极高的地层水形成发达的导电网络,使岩石电阻率明显降低。 用岩心实验数据刻度测井资料,建立了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模型。模型包括泥质含量(Vsh)、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渗透率等解释参数。按“双重孔隙”系统,建立含水饱和度解释模型,定量求取储层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等地质参数;综合利用岩心物理实验、地质综合录井、试油资料与多井测井资料相结合,分析低电阻储层所处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把定性测井解释和定量测井解释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判别流体性质准确、解释精度高的解释低电阻油层的测井识别方法:图版法;电阻率、孔隙度曲线重叠法;定量解释方法。 上述方法解决了低阻油层岩石的成因、低阻油层岩石导电机理、低阻油层测井解释模型、以及如何用现有测井信息识别低阻油层方法等技术难点。 与油田勘探开发紧密结合,使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和提高。该项技术已在周矶、王场、广华、江陵、浩口、钟市等地区得到了推广应用;利用该项技术开展了低阻油层复查,累计复查低阻油层井27口,211.8米/63层,提出低阻试油井13口,共72.4米/26层。近年在周22-3、王新29等井发现并解释了低阻油层,先后得到了试油验证;广13-4井区潜41低阻油层复查,扩大了该区含油面积。在这些井的解释中利用该项技术,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测井解释符合率达91.2%,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该项目的方法研究,为江汉油田寻找新的特殊隐蔽性油气藏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对油田开发增储上产、发现油层、认识油层、提高油气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低电阻油层的识别,应把测井资料与岩心物理实验、试油结果、录井显示等资料相结合,认真分析低电阻率储层所处的地质环境,如圈闭类型、储渗特征等,最终建立有效的测井解释模型来识别低电阻率油层。低电阻储层流体识别仍然是当今测井解释的难题之一,在研究过程中必须采取多学科有机结合,同时尽量采用测井新技术和新方法,如及时测井、时间推移测井以及核磁成像测井新技术等;深入研究电阻率反演和双重孔隙模型,以及泥浆侵入对含油饱和度的校正,建立更广泛的低阻油层测井解释理论,有效地识别低阻油层,以达到提高油层解释精度、降低油层漏失率为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主动安全性一直是汽车研究的重要方向。操纵稳定性和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因此,如何研究和评价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由于河南焦作煤业集团各矿区每年留设煤柱,大量浪费煤炭资源,由此进行沿空留巷工程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煤炭资源浪费现象的发生。本文主要以河南焦作煤业集团赵固一矿16011工作面
利用1200个RAPD随机引物和341对SSR引物对Conrad×OX760的重组自交系(RIL)F2:6群体的耐大豆疫霉根腐病基因进行QTL定位。试验设两个地点、两个年限,在MLG D1b+W和MLG M连锁群
奥运会举办期间,全世界都在奥林匹克光环的照耀下关注北京。奥运会是北京的,更是世界的,北京将因成功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而留在世界人民心中。 During the Olympi
我矿主、到并提升机均采用TKD系列电控系统。由于TKD系列电控中可调闸速度闭环以及减速段限速环节以磁放大器、管形电阻、磁盘电位计等分立元件组成,磁放大器的固有特性是线性
随矿体开采的进行会逐渐形成的空区,地下空区数量的增加及空区顶板暴露面积的增大,就及有可能会诱发一系列的地质灾害,研究矿山空区诱发的岩移特征及监测技术对矿山生产及安全有
电网在日常的运行中容易受到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作为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的输电塔主要受风荷载、地震、冰雹、滑坡灾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设立在边坡及附近的大型输电塔由于其高柔性,大跨度性,对滑坡事故尤其敏感。因此,对滑坡地区的输电塔进行易损性研究对电网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安全风险评估理论和滑坡灾害历史统计数据,系统研究了滑坡灾害下输电塔易损性,并对工程实际案例进行了易损性评估。主要研究内容
在水平井采油技术的研究中,对水平井井筒多相流流动规律,特别是水平段变质量多相流流动规律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为此,首次设计建立了水平井井筒多相流模拟实验装置.该装置可
地层测试对及时发现和准确评价油气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测试过程中由于地层温度的改变,地层压力、流体等的作用而使测试管柱产生变形,容易导致测试失败.因此,研究测试管柱
霍洛湾煤矿煤层主要赋存特点为埋藏浅、基岩薄,地表为黄土沟壑区。在顺沟开采时,上覆基岩变薄,工作面存在涌水溃沙威胁。顺沟开采研究主要关注引起的河床失稳和地表沉陷,对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