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系团内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kycaro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已成为近十年来河外天体物理学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探索星系团中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及其与星系形态、环境以及其他一些星系物理特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从而了解整个宇宙的形成和演化的历史。   多波段观测数据表明,位于南半天区的cD星系团A85(z=0.055)是一个处于并合中的星系团。基于Sloan Djgital Sky Survey(SDSS)提供的242个成员星系的光谱,我们利用演化星族合成代码STARLIGHT,获得了这些星系的恒星形成历史,由此分析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与局域空间密度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随着星系局域面密度的增加,星系的金属丰度也在增加,星系的年龄相对较大;在整个恒星形成历史时期,密度高的区域星系的恒星形成率高;在最近的24.5Myr,低密度区域中星系的恒星形成率相对较高,高密度区域的星系中则几乎没有发现恒星形成:密度低的区域星系特征恒星形成率总是大于密度高区域的星系特征恒星形成率。此外,质量越大的星系在最近24.5Myr的特征恒星形成率越小;质量越小的星系最近的特征恒星形成率越高。   本文还对星系团A2255中成员星系的恒星形成性质做了对比研究。我们利用基于连续谱拟合的STARLIGHT方法对来自SDSS的数据做了处理,与利用兼顾发射线与连续谱的MPA/JHU方法得出的数据做了对比性研究。我们发现:(1)这两种方法估计出的恒星质量非常一致:(2)STARLIGHT获得的24.5Myr内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与MPA/IHU估计的特征恒星形成率也基本吻合。(3)我们还比较了两种方法获得的特征恒星形成率随着投影距离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与过去研究一致的环境效应。(4)由STARLIGHT给出的光度权重下的平均恒星年龄和连续谱参数Dn(4000)具有很强的相关性。(5)利用STARLIGHT获得的金属丰度和MPA/JHU获得的恒星质量参数,验证了前人提出的星系金属丰度和星系质量的相关性。
其他文献
学位
一直听说动车上的餐食比飞机餐(头等舱之外)靠谱些,前几天去上海,特意选择了动车。毫不犹豫选择了45元的剁椒鱼头餐。至少在我看来,用来形容整个盒飯的品质是贴切的,可以吃饱,饭略少。  一直以来,写字楼里每天奔波的我对盒饭是心存芥蒂的,盒饭俨然成为上班族的必需。即便当下快餐链足够发达,外卖的选择愈发多样化,但装在餐盒里的餐食,终究只是盒饭。再高级,一装进盒子里,您也就别奢望在味觉上会有惊艳了。在我看来
期刊
脉冲星星际闪烁的观测研究领域一直很活跃,因为可能主要是对脉冲星的研究具有实质性的意义。脉冲星平均脉冲轮廓的特点揭示了发生在中子星磁层中的辐射过程;长期流量密度的变化
星系的相互作用和并合对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我们采用Ellison等人2008年及Patton等人2010年(以下简称P10)工作中用到的关于相互作用星系的选择标准,从斯隆数字巡天第
通过弯曲时空的场论,人们发现黑洞以及其他时空模型等都有热力学效应。基于时空的热力学性质,我们相信时空与其他物质一样也有着其内部微观结构。在此基础上,一些物理学家认
纸艺的魅力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更凸显出纸艺的包罗万象。衍纸一直都被视作纸艺大家族中优雅的典范,自从衍纸技艺流入民间之后,不但表达方式更加的多元
本文从Sloan 数字巡天计划第七次释放的数据的主星系样本中选取7959个近邻面向的盘状星系,作为本文的星系样本,统计研究同等质量下盘状星系的颜色和尺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在可见光波段,盘状星系通常相当薄且扁平,而中性氢盘的半径一般比可见光盘大很多,并常常显现出明显的翘曲。人们提出了一些物理模型来解释星系翘曲,但是关于星系盘翘曲的动力
目前公认的活动星系核(Active Galactic Nuclei,AGN)模型包含中心超大质量黑洞(Supermassive Black Hole,SMBH)和环绕它的吸积盘(Accretion Disk),以及处在其外边的宽发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