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银行价值最大化这一核心内容,围绕财务部门基于价值的创造和管理过程,按照目标、计量、控制、激励、配置和应用等方面来组织总体框架和具体内容。
中国建设银行自2002年以来围绕重组改制上市这一目标,在财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层面上,确立了以银行价值最大化为中心的经营目标,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与薪酬激励机制和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与效益约束机制,推动了整个建设银行的财务管理职能向价值管理和价值创造的根本转变。近年来,通过历次编制综合经营计划,建行进一步完善了经济资本管理和经济增加值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推动了激励约束机制的落实,从财务管理的角度为建行成功上市及银行价值创造起到了积极而高效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建行的这两个机制将股东、管理者、员工利益有效结合统一,实现了价值最大化的经营初衷。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概念篇,阐述了现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一般理论。介绍了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基本内涵,提出了现代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财务部门管理职能定位——创造价值这一概念,并规划了基于价值最大化的财务部门职能框架。
第二部分属于价值影响篇,从风险的角度阐述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机制如何对银行价值产生影响。通过分析经济资本概念、分配依据、计量方法、运用方式、机制内涵等五个方面,提出经济资本回报可以有效的约束经营管理行为。
第三部分属于价值评价篇,重点论述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与薪酬激励机制。作为价值创造的衡量指标之一,引入经济增加值概念,阐明经济增加值是反映银行价值创造的最核心指标。
第四部分属于价值管理和控制篇,通过两个机制在综合经营计划中的应用,从分行预算、部门预算、产品预算等角度,通过设定年度经营目标并付诸实施,进而分年度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第五部分属于应用篇,在前四部分论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两个机制在中国建设银行具体实行中成效、问题及对策,并粗略地提出了如何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途径。
总体而言,本文主要以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理念为切入点,重点论述了两个核心体制及其应用,是对近几年来建设银行财务管理职能的系统梳理和实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