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作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叙述春秋史实的同时涉及众多独具魅力的女性,她们在男性掌权的春秋时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生活产生诸多影响。《列女传》作为女性传记的典型之作,对上古至西汉中期各阶层女性事迹进行收录,全方位、大规模地展现了女性的精神风貌。本文以《左传》和《列女传》两书为文本依据,以女性主体言行及作者对女性的评价为考察对象,对两书中女性意识及女性观的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探究。文章从社会性别角度对女性意识这一关键词进行了划分,一是从女性主体出发将女性意识视为女性对自我价值存在的认识、感受和评价,一是从男性视角出发认为女性意识的另一层面应为社会对女性这一群体的认知和评判,即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男性所持的女性观。所以本文在对《左传》和《列女传》女性意识进行比较分析时,不仅对女主自身所流露出的女性意识给予重点关注,也有对左丘明和刘向女性观及其相关内容的具体解读。绪言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缘起,主要分析了目前学术界与《左传》和《列女传》女性意识相关的研究现状,简单梳理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以及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对《左传》、《列女传》女性意识及女性观产生的文化渊源进行梳理。一是在对春秋以前女性意识整体特征进行概括的基础上结合上古神话和《诗经》中的女性事迹,对史前及西周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史前女性意识、西周时期带有礼化色彩的女性意识与《左传》、《列女传》女性意识之间的历史传承性。二是对春秋以前尤其是商周时期社会对女性在婚姻、家庭、审美等层面的认知进行分析,以揭示《左传》、《列女传》女性观的文化渊源。第二章主要从女性主体出发,对《左传》和《列女传》中女性意识的具体体现以及演变情况进行分析。对《左传》和《列女传》女性言行进行考察,可知两书女性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重礼”的礼制意识、干预政事的干政意识以及追求生命价值的自我意识。通过对《左传》、《列女传》女性意识的具体表现进行比较,本文尝试着总结出女性意识的变化特征,并从社会时代环境和礼教因素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引起女性意识发生变化的原因。此外,本章最后还从积极和消极两个角度入手简单归纳了《左传》、《列女传》女性所具备的女性意识对后世女性产生的影响。第三章以男性视角为主,探讨两书作者即左丘明和刘向二人女性观的相关内容。二者对女性的评判在《左传》和《列女传》行文中各有体现,通过比较,一方面对二人女性观的相似之处进行总结,另一方面,对二人由于身份、思想以及创作目的的差异而导致的对待女性的不同态度进行归纳梳理。此外本章亦简要概括了左刘二人女性观在后世产生的作用,在左刘二人女性观的影响下,后世男性不仅对女性贞节给予了足够重视,而且促使女性卑弱地位的最终形成。第四章分别梳理了左丘明和刘向女性观与儒家传统女性观念之间的渊源关系。首先,二人都是儒家学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儒学思想的影响。与孔子生活于同时代的左丘明,其女性观与孔子女性观及春秋以后儒家女性观念之间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差别。刘向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经学大家,对女性的看法没有超出儒家传统女性观念的范畴,甚至从本质上讲二者之间存在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关系,可以说刘向女性观基本上就是对儒家传统女性观念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总之,本文试图对《左传》和《列女传》中的女性意识及女性观进行全面分析和考察,期冀通过比较研究,能够了解不同时期女性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情状,为把握先秦至汉代以来女性意识发展变化的脉络提供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