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对公司治理结构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形成股权结构差异的根源分析有助于把握公司治理演进的脉搏,洞悉公司内涵和治理规律。
对股权结构差异形成原因,本文从政治角度进行了分析。在日本,德国等政治左翼国家中,社会整体利益高于股东利益,股东和管理者目标不一致加大了代理成本,且控制代理成本的工具在社会民主国家中难以得到运用,股权集中作为减少代理成本的一种替代方式成为政治左翼国家的普遍选择。而美国具有根深蒂固的反政府主义,人们对权力集中有种持久的不信任感,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受到欢迎。股东利益最大化准则被广泛接受,加上其它控制代理成本机制的运用,使得代理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股权分散的公众公司成为美国公司的普遍形式。
在改革之前,我国经济体制是建立在强制和中央集权分配资源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体制。对集体主义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我国从1979年开始改革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但政治体制改革仍然相对滞后,使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制度和环境条件的建立和形成十分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