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jGST和佐剂mIL-12及CpG对增强Sj14-3-3DNA疫苗的保护作用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2587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从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成虫cDNA中扩增出日本血吸虫信号蛋白14-3-3(Sj14-3-3)和日本血吸虫26kDa谷胱甘肽-S-转移酶(SjGST)编码基因,扩增小鼠白介素-12(mIL-12)编码序列,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并验证其能表达出重组蛋白;利用该重组质粒免疫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作用,以及对特异性IgG抗体、脾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及CD4+和CD8+比率的影响。 方法:提取日本血吸虫成虫总RNA,纯化出mRNA,逆转录生成cDNA,以其为模板扩增出Sj14-3-3和SjGST编码基因,另从带mIL-12的质粒(pSEC:p30-p40)扩增出mIL-12编码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等方法验证其在体外(COS-7细胞)表达,制备无内毒素小鼠DNA疫苗,准备免疫小鼠。 BABC/c小鼠(6-8周龄,体重18-22g)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雌雄兼用。除对照组外,每组均给予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NA3.1(+)-Sj14-3-3 20μg/次/鼠,后腿肌肉注射(i.m.),共免疫2次,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启动子区含有HSE核心序列(nGAAnnTTCn)的凋亡相关基因。在此基础上,选用HSF1基因敲除小鼠及其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embryonicfibroblasts,MEF
目的: 观察小分子多肽CMS-T2对实验性肝损伤、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 1.用0.05%胶原蛋白酶Ⅳ半原位消化法获得原代大鼠肝细胞,应用MTT法
  本文通过对采自云南的一例“间日疟”病人的血片进行观察,发现其疟原虫形态与泰国报道的诺氏疟原虫感染人体的形态非常相似。为了明确该患者感染的疟原虫虫种,我们利用传统
目的:  1.明确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性损伤后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亚家族成员V1 (TRPV1)表达水平及功能状态的变化;  2.探讨损伤后TRPV1功能阻断对大鼠坐骨神经离断损伤后神经
本研究首次利用大鼠早期矽肺的实验动物模型,来探讨肌成纤维细胞与早期矽肺病变发展的关系。免疫组化的结果显示,直至染尘28天才有表达α-SMA阳性的肌成纤维细胞的出现,提示
  研究目的:探讨K-ras基因在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交界性肿瘤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本实验采用53例石蜡包埋组织,包括15例典型浆液性交界瘤、7例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