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中叶,成立于曲艺之乡——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研究部在李元庆、杨荫浏的带领下作出了斐然的成就——1950年5月采访了大批的单弦牌子曲艺人,获得了大量的艺人口述资料,录制并保存了65首优秀艺人录音,将其记录成曲谱,最终以《单弦牌子曲资料集》、《单弦牌子曲选集》成书出版。笔者对这两本曲集中收录的单弦史料、曲目信息、曲目调性及韵辙等做了系统的梳理和分析。本文采用了“回访与再研究”的学术理念,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将此次单弦牌子曲的采录工作放在学科发展的背景中进行再阐释,探讨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由于当年单弦收集的参与者相继过世,所以笔者对参与者之一的文彦老师进行“抢救式”的采访,了解了音研所当年的工作情况,获得了单弦收集工作的详细信息,对于理解此项工作的历史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次采录个案对于音乐学界来说是第一次将录音技术应用于田野调查,对曲艺界来说更是史上第一次如此系统、完整的对一个曲种进行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