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堀辰雄作品中的死亡阴影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gzfgz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堀辰雄是日本新心理主义的代表作家,因擅长心理描写,文笔细腻优美,而为读者所喜爱。同时,他还是现代主义的先锋,积极翻译引入该时代的西欧文学作品,深受法国超现实主义的影响。1929年2月,堀辰雄发表了以新颖手法描写人物心理的处女作《笨拙的天使》,正式进入文坛。同年10月,他又发表了《沉睡的人》。与《笨拙的天使》不同的是,前者描写了寂寞少年甜中带酸的恋爱故事,后者虽然也出现了三角关系,但主人公的情敌选择了自杀。主人公最后也发现,女主人公吸引自己的不是别的,正是她身上“死亡的阴影”。同一年发表的作品反差如此之大,令人不得不好奇个中原因。佐佐木基一曾经提出,堀辰雄作品的主题就是“生、死、爱”。这个观点影响深远,后来很多堀辰雄的相关研究可以说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然而,在阅读先行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人们关于堀辰雄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中后期作品的“生”与“爱”上,认为堀辰雄描写的“死”是为了衬托出“生”与“爱”的美好与力量,而专门探讨其作品中的“死”的研究较少。诸如《沉睡的人》这样不太知名的初期作品,相关研究不仅数量少,还往往被视为堀辰雄的试水之作,纵使有人提到也只是寥寥几笔匆匆带过。笔者认为目前对于堀辰雄的初期作品,及其作品中的死亡部分的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沉睡的人》中的死亡上,通过文本分析和人物形象分析来探讨死亡在作品中的反映,再分析其成因、及其在堀辰雄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意在从新的角度探索堀辰雄的精神世界。在绪论部分,笔者首先简单介绍了作者堀辰雄生平的重要经历及《沉睡的人》的故事梗概,并对先行文献进行大致梳理,指出现存问题,点明本文的意图所在。本文的第一章中,笔者将小说划分成梦境和现实两个部分进行讨论。首先讨论梦中的主人公“我”和狗,以及女人的形象和梦中的场景。然后讨论现实中的主人公“我”和朋友“北”以及女主人公茉莉的形象,阐明小说中的梦与现实相对应的关系。梦好似现实,现实也好似一场梦,最后“我”无论在现实还是梦中都离阴森恐怖的死亡仅有一步之遥。进入第二章后,笔者从堀辰雄的人生遭遇,以及他与法国文学的联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小说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死亡阴影。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我”有时清醒有时入梦,梦与现实相互交织,虚实难辨。关于《沉睡的人》中的梦与现实,堀辰雄本人曾表示“梦就是现实的另一种表现”。当时堀辰雄不仅接连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自己也因患病而命悬一线,据此可以大致推测这部小说反映了作者的人生遭遇。另一方面,这样的死亡阴影也与堀辰雄对法国文学的借鉴有关。让·谷克多是堀辰雄喜爱的众多法国作家之一,甚至曾有人指出堀辰雄的《笨拙的天使》就是照搬谷克多的《大跨步》,足见谷克多对他的影响之深。同样,谷克多的另一部小说《职业的秘密》中关于死亡的理解和描写,在这部小说中也能找到相似的痕迹。第三章笔者挑选了堀辰雄的成名作《圣家族》和代表作《起风了》,试图分析其中的死亡与《沉睡的人》中的死亡相比有何变化。《沉睡之人》是堀辰雄的早期作品,也是其首部正式描写死亡的作品。最初那种阴森恐怖的死亡,在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产生了怎样的变化,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堀辰雄终生与疾病斗争,身边亲密之人接连逝去,故而他凝视死亡思考生与死的意义这一点从未改变,只是对死亡的看法由消极应对渐渐转变为积极勇敢地面对。
其他文献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重要,我们在参与各个领域的国际事务时,必须熟悉各国的法律法规。因此,如何将外国法律忠实、详尽地翻译成中文就变得尤为重要。本报告以《赤道几
继承法律作为中世纪至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一种基础制度,是反映政治建制及社会发展走向的一个晴雨表。北美殖民地建立初期,各殖民地在继承制度方面做出了不同选择。大体来说,
2013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了《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促进了我国反腐态势空前加强。近年来,尽管关于腐败与反腐败问题的研究已引起了持续的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的不断建设和发展,以及我国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所引起的公路交通环境问题值得重视。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收费站,因收费站车流量较大以及车辆在收费站的行驶状态,收费站汽车尾气污染较为严重。人工收费模式下,处于污染重灾区的收费亭内空气环境长期受到汽车尾气污染,严重威胁着收费亭工作人员的健康,有引发职业病的趋势。为研究汽车尾气排放对收费站空气环境的影响,建立了收费站区污染物扩散的物理模型,
遥感图像居民区分割使得我们可以快速定位居民区地理位置,对我国的人口转移、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以及土地测量都有重大意义。随着城市化建设,居民区也在随时间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对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研究了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框架和生成对抗网络相关理论,针对居民区卫星图像分割的一些挑战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由于遥感图像像元关系复杂、数据量巨大,传统
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群:他们是农村人,有土地,却从事城市人的工作;是城里人,却没有城市户口,他们就是“农民工”群体。198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通
20世纪上半期的赫尔曼·查尔斯·波斯曼是南非最优秀的讽刺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集《马弗京路》最为畅销,且尚无中文译本。英语短篇小说集《马弗京路》汉译项目由本报告作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大省,自然资源丰富,音乐文化得天独厚。在音乐创作中对云南民族民间音乐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笔者一直关注的问题。论文涉及的作品《阿哩梅撒莫》
该实践报告以Polyolefin Analytical Handbook的翻译为例,重点对本次翻译任务进行介绍、分析和总结。该手册的阅读对象为实验室工程师及操作员,翻译目的是通过译者译本,使工
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原文选用的是美国长滩城市学院研究世界历史的高级教授斯蒂芬·沃勒的著作《帝国◎哲学◎文化悖论——17世纪以前的中西对比》的第二章节。此前,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