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伤患者血清肌酸激酶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Heart2010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由于交通伤所致多发性创伤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其动态变化对于指导临床工作的指标意义。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因道路交通伤入院的患者61例,对该组患者检测的血清肌酸激酶(CK)进行分析,记录该组受伤患者入院时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及入院第1、2、5天测定的血清肌酸激酶(CK)值,分析其总体变化趋势,根据创伤严重度评分(ISS),将该组患者分为ISS≥25(受伤较重组)和ISS<25(受伤较轻组),分别比较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的差异及变化趋势;根据最终的结局分为院内死亡组及出院存活组,分别比较两组血清肌酸激酶(CK)的差异及变化趋势,后探讨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对于交通伤患者的指标性临床意义。  结果:该组创伤患者从总体变化趋势来看,血清肌酸激酶(CK)值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入院第1天与第2天比较、第2天与第5天比较有统计学意义;院内死亡组及出院存活组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趋势,院内死亡组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出院存活组总体呈下降趋势,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25(受伤较重组)和ISS<25(受伤较轻组)的血清肌酸激酶(CK)变化趋势,ISS≥25组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ISS<25组总体呈下降趋势,两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血清肌酸激酶(CK)的变化趋势对于预测交通伤患者的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可以作为一项判断伤情及患者预后情况的一项临床指标。
其他文献
摘 要:蒂莉·奥尔森是一位有着杰出威望的女权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当代妇女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底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小说《我站在这儿熨烫》是她的作品之一。本文从空间叙事度切入,分析探讨《我站在这儿熨烫》中物理空间叙事下母亲的身份危机与构建;心理空间叙事下艾米丽的身份危机与构建以及空间形式叙事下的女性的身份危机与构建的不确定性。主要探讨作品里两个主要女性-母亲以及艾米莉的身份危机及其构建问题,体现了美国
摘 要:托马斯·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不论是从命运、性格还是从社会环境出发,苔丝都无疑是悲剧的典型。作品中,哈代对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做了深刻的描写,将她的悲惨与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出身就注定了她的悲惨命运,任由她怎么反抗都将无济于事。本文将从人物的性格、身份地位以及价值观来分析苔丝的人物形象。此外,哈代对苔丝冠以“纯洁的女人”的美誉也仅仅是维多利亚时代男性权利的附庸。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肝豆状核变性ATP7B基因诊断的方法和意义,以及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型和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  方法:提取5例临床诊断为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及4名患者家属外
摘 要:《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著名的作家狄更斯的重要作品,自传性质非常浓厚,他塑造的大卫也是他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本文拟从家庭经济条件、父母教育理念、性格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大卫.科波菲尔》的自传描写。  关键词: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自传  作者简介:游烨宁,女,汉族,湖南省长沙市人,周南梅溪湖中学学生,研究方向:新闻、外语、语文。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告诉我你的梦》是美国当代通俗小说家西德尼·谢尔顿的代表作之一,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该篇文章从该部作品的背景方面、情节设置方面、人物塑造方面阐述了其魅力所在,以有利于借鉴学习,打破我国单调的通俗小说市场,促进我国通俗小说的发展。  关键词:《告诉我你的梦》;文章背景;情节设置;人物塑造  作者简介:刘雨含(2000-),男,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第一中学15级25班学生。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