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托尼·莫里森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作家。黑人是其小说的主要创作对象。莫里森的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等。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的人物,以唤醒我们对于历史的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莫里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作家。黑人是其小说的主要创作对象。莫里森的主要作品有《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柏油孩子》(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等。莫里森以独特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的故事,创造了一个个的人物,以唤醒我们对于历史的反思。自上世纪80年代起,莫里森的作品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对于其作品的分析,主要以种族主义、生态主义、女性主义(女性形象及与女性相关的问题)以及叙述策略为主。但是就目前来看,莫里森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并没有引起研究者们足够的重视。因此,笔者尝试以男性形象这一新的角度切入,辅以女性主义,特别是文化批评理论,对其主要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进行分析。通过研究草里森小说中的男性形象,探索他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在莫里森小说中的演变轨迹,笔者希望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拓展莫里森研究的新视野。本论文主要基于对莫里森的五部作品进行分析:《最蓝的眼睛》、《秀拉》、《所罗门之歌》、《柏油孩子》、《宠儿》。除了引言和结语部分,论文由四个章节构成。引言部分简要论述莫里森生平及其文学创作,其作品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以及本文努力要突破的几个方面。第一章从托妮·莫里森的女性主义创作背景,莫里森创作中的性别失衡,和莫里森女性主义创作中的“他者”’三个方面探讨了在女性主义创作视角下对黑人男性形象的建构。第二章分析了托妮·莫里森小说中黑人男性形象的异化。第三章从阶级,文化,家庭三个方面阐释了导致莫里森小说中黑人男性发生异化的因素。第四章是黑人男性主体的重构,分为三个方面:走出历史记忆,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多种文化共存。
其他文献
2020年底,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原股东沈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沈阳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沈阳盛京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等退出,新增股东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通用")、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其中中国通用持股60.15%,成为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股东。
本文以沈阳城市中的六件以"机床"为主题的公共艺术作品为例,梳理了工业遗留物与城市的文化基因,分析了沈阳这座城市在运用公共艺术手法保留和利用工业遗留物方面的相关经验。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积极构建"’学习强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促进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应用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必要性,在分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用,旨在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教育价值
A.S.拜厄特是英国小说家,文学批评家,《天使与昆虫》是拜厄特创作的一部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尤金尼亚蝴蝶”和“婚姻天使”两部小说。本文运用格林布拉特所提出的以颠覆,抑制,协合三个关键词为核心的新历史主义观点,分析维多利亚时代的信仰危机,并为当代人的困境探索出路。第一章旨在分析维多利亚时期处于边缘的人物对于社会正统宗教信仰的反抗。在“尤金尼亚蝴蝶”中,威廉和麦蒂都是社会新兴知识分子的代表,威廉在阿
【研究背景】山地烟田是我国烟叶生产的主体,2018年我国山地烟移栽面积6.0×105 hm2,占全国烤烟(Nicotiana tabacum L.)移栽面积的66.5%。云南是我国植烟面积最大的省份,科学构建山地烟田耕层质量评价指标,深入研究山地烟田耕层土壤质量及其障碍因素,对加强云南山地烟田耕层土壤有效管理,提高云南山地烟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材料与方法】本文采用聚类分析法(CA)和主成
为探讨中国"卡脖子"技术形成的原因,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例,从微观视角分析了"卡脖子"技术结构和产业特征。研究发现中国高端数控机床产业的专利分布呈现科学界和产业界分化现象,技术集成度、复杂度不高并且专利价值较低,竞争能力较弱;高校院所以数控技术为主,技术体系呈现链式结构;领军企业以机床制造为主,技术体系呈现离散型结构。而日本数控机床产业体系以领军企业为主,并且专利呈现较高的技术集中度、关联度,整体技术
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要进行第二次或高端产品进口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并且在某些领域实现超越。国庆节前,笔者参加一调研组到辽宁进行调研。调研中发现,辽宁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已处于全国中等水平。虽然和人们的预期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至少说明东北正缓慢振兴。
机床产业作为沈阳重要的"老字号",曾对我国制造业做出重要贡献,但当前沈阳机床行业整体处于中低端水平,面临高级人才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部件质量不高、品牌影响不大等问题,急需转型升级。通过建链、强链、补链、延链等,重塑机床制造产业领先地位,是沈阳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应通过实施企业培育、标准提质、创新驱动、服务增效、品牌提升、人才兴业、融合发展等工程,提升沈阳机床产业链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