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的背景下,农民工市民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进城农民工数量的急剧增加,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显得益发的突出和重要。一方面,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能更好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来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进程。因此,在市民化的背景下,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真正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事关城市化,事关民生,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制度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占据了主体地位。虽然理论上对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已经达成共识,但具体到采用何种具体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却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在实践中,各地分别实施了四种不同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参保率低、“退保”现象严重等。这些问题的产生说明了我国现行的农民工社会保险政策和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本文以市民化为研究背景,以农民工社会保险为研究对象。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农民工的群体特征及其产生原因;农民工社会保险的现状及其原因;随后论述了建立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同时对现行的四种农民工社会保险模式进行比较分析,认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建立应当以促使农民工的最终市民化为大前提,同时根据农民工的市民化意愿及条件,将农民工分为三大类:准市民,非市民及潜市民。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农民工社会保险的建立应该根据不同类别农民工的迫切需要和实际情况,分类实施不同的社会保险模式:将准市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将非市民纳入农村社会保险体系;为潜市民建立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同时,本文在参照上海及成都两地的农民工综合社会保险实践经验后,对潜市民的综合社会保险进行了具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