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在儿童厌学行为中的应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pye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日趋复杂,使现处于学校教育阶段的儿童面临着许多冲击与问题。近年来,儿童厌学问题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了政府、社会、学界的极大关注。儿童厌学问题不仅有碍学生自身学业与健康的发展,还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更重要的是,由于厌学情绪的加重,会导致一些学生产生旷课、逃课等一系列厌学行为,更有甚者还会产生打架、偷盗等极端行为,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和后果。因此,解决儿童厌学问题迫在眉睫,而社会工作方法更是成为解决儿童厌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选取了南京市悦民小学L同学为研究对象,采用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首先对研究对象产生厌学问题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发现,案主产生厌学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案主由于考试多次失利,成绩不理想而产生了一种消极的心理,同时在老师的"差生"标签化后,更是形成了错误的自我认知,外部环境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同学之间的排斥,社会环境的诱惑,致使案主产生了厌学行为。根据案主的情况,本研究采用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进行介入,协助案主重塑认知,纠正案主的错误的认知想法,提升案主的自信心与自我肯定,通过改善其外部环境,使其得到家庭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在心理上得到慰藉,不再消沉,同时提升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其能与同学和睦的相处,从而构建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案主的学习主动性。还为案主提供课业辅导,帮助他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而纠正案主沉迷网吧的不良嗜好,使其厌学情绪与厌学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本研究对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儿童厌学行为问题的应用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通过反思社工的介入,认知治疗行为模式的优势和局限性,伦理困境的处理方式,为纠正儿童厌学行为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验。研究结果显示,在矫正案主的错误认知和改善其厌学行为的过程中,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技巧与方法,对于解决儿童厌学行为问题有很大的帮助,为个案工作解决儿童厌学行为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由以往的单一性犯罪,发展为复合型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动向.不仅案件上升快,而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其与民营类银行的巨大不同在于,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密切而复杂,在具体的运营过程中与政府的互动合作存在较强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国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文章以中专教育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对优化教学内容.制作优秀课件.三维立体教学模式.以上岗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多元化
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法律人才是各国面向21世纪高等法律教育发展战略中的最主要议题,本文就我国的高等法律教育应如何顺应这一世界性历史潮流,改革现有的法律教育体制和人才培
广西大学商学院的办学特色,集中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事业聚人才,特色创新局,品牌促发展,建设中国-东盟经济管理国际性学院"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路特色,二是"培养广西企业家与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