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后半期的荀学研究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wzm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半期的荀学作为20世纪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术界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内至今尚无一部专著问世,相关论文也很少。因此,本文拟对20世纪后半期一些有代表性的荀学著作进行分析,考察这一时期荀学研究演进的过程,总结其相关特点和规律,以期为人文学术思想的研究作一点贡献。本文共包括四章,前三章把20世纪后半期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1945年到1965年、1966年到1976年、1977年到1999年,选取了各个阶段代表性的著作,分析了其荀学研究的特点,以及各个阶段中荀学研究所受到的时代影响。最后一章简单探讨了20世纪后半期部分港台学者荀学研究的特点,并且把港台学者与大陆学者的荀学研究进行了比较。笔者认为,20世纪后半期的荀学研究与所处社会时代特点紧密相关。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荀子思想学说中的唯物辩证法因素,被许多马克思主义者发现,基于此的研究,促进了荀学研究的继续发展。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荀子研究主要是站在政治的立场进行,荀子在这一特殊时期被作为法家的代表大力褒扬。“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学术界就人们对荀子思想的歪曲进行了拨乱反正。一些学者对荀子哲学的属性和局限进行了新的探讨,而且,人们开始从文化的角度审视荀子思想。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出现,一些侧重于研究荀子与当代社会现实联系的著作问世,掀起了荀学研究的高潮。20世纪后半期,港台学者的荀学研究由于受社会政治影响较小,相对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过程。20世纪后半期的荀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荀学义理研究方面,马克思主义学者开拓出荀学研究的新方法。在此基础上,荀学研究不断深入,尤其是在荀学研究的视角方面有突破,从以前只关注荀子的宇宙观、认识论、政治思想等,扩展到研究荀子的生态思想、民俗思想、交往思想、社会管理等方面,使荀学研究获得巨大进步。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热度骤升,在各种讨论领域频繁出现。生态状况如何、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生态文明水平的高低。随着环境工作受到空前重视,在社会上也形成浪潮,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环保事业将赢来重要的机遇期。过去,我国环的境保护事业最主要的特点是政府主导,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的生态环境负责,是环境保护最主要的责任主体。然而,在这种格局下,多见行政手段干预和政府大包大揽、一刀切和执行不力等问题,其成
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确立的三个灵活机制之一,是国际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弹性机制。该机制通过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入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温室气
期刊
今天,在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时候,本期特别选登葛洲坝集团公司党校党委书记、副校长邵建华同志撰写的关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体会文章,以此表达我们对党九十岁生日的纪
1 重视检验工作在种子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rn质量榆验是种子生产经营中不可分割的环节.种子企业中检验部门是承担种子检验和管理任务的机构,它既代表企业进行种子质量检验、执
技术创新,作为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自二十世纪初熊彼特赋予其经济学理论内涵以来,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技术创新强调的是新产品、新材料、新方法、新市场和新组织,在不断刷
在20世纪的法国思想界存在诸多伟大的哲学家,让·鲍德里亚就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世时专注于社会学、哲学等众多领域,作品颇多,被公认为法国最具创作力的后现代理论家。鲍德里亚
随着分子和基因组信息对流行病学影响的增加,无数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和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都越来越依赖人类生物信息库的使用。生物信息库的范围也已横跨学术或者医院环境
价值问题伴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长期以来,学界就一直关注着价值问题,并在价值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对价值选择问题的探究上只是侧重从某个方面或者某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