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影响,城中村现象在我国日益凸显出来,城中村房租的低廉吸引着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的聚居,经济利益的驱动往往成为城中村村民拒绝改造的主要障碍。但从城中村村民的长远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全局来看,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目前,西安市城中村的改造包括有形改造和无形改造两方面,有形改造进行的较快,无形改造持续跟进。本论文综合考虑了城中村改造的这两个方面,讨论的重点集中在“村改居”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上,通过对西安市已建成的“村改居”社区进行实地调查,探讨其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规模是否合理、管理是否规范、能否有效的解决社区居民的就业等问题,目的是在“村改居”后原村民物质生活环境改善的同时,促进其就业,提高其生活保障,使其真正融入到城市之中来。本文主要从公共管理学、城市规划学角度来研究西安市“村改居”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运用公共选择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社区规划理念等进行不同角度的解析。本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理论指导实践的方法分析了西安市“村改居”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涵盖了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是否达到国家标准、能否方便社区居民的生活以及能否更好的促进社区居民的就业等几个方面。其中就公建配套是否达标采用了横向与纵向比较、动态与静态比较的方法,而就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调查则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定量分析,从而使论文更有说服力。最后,综合提出了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措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依托的社区就业机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以系统性的研究方法,从西安市“村改居”社区的特征出发,提出完善西安市“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对策。2、强化“村改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服务性和社会性,强调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社区就业的关系,发挥公共服务设施促进就业的作用。